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在人最脆弱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就在李密准备带领亲随及内军仓皇撤离之时,军队内部却发生了更为棘手的问题。一直跟随着李密、以勇猛着称的骁勇军竟然反水了,他们不仅不愿意继续为李密效力,还对李密产生了极大的敌意,一心想要捉他去献给王世充。这些骁勇军原本是李密的得力干将,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如今,在混乱的局势和各种谣言的影响下,他们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为了自保,选择了背叛李密。
幸运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及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密。李密得知后,心中大惊,他深知此时若不能尽快做出决策,后果将不堪设想。无奈之下,李密只能抛弃其他还处于混乱之中的部队,率领着亲信和内军仓皇突围。他们在战场上左冲右突,避开了一波又一波敌人的攻击,身上沾满了鲜血,狼狈不堪。
李密决定向邴元真驻守的洛口仓城奔去,期望在那里能够寻找一线生机。洛口仓城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当他到达洛口仓城时,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有细作前来告知他,邴元真竟然被王世充暗中收买,正准备配合王世充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邴元真原本也是李密的部下,负责镇守洛口仓城,李密对他委以重任,没想到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
李密深知此时局面已危在旦夕,但他骨子里那股不甘失败的劲儿却从未消散。他眉头紧皱,迅速冷静下来,决定将计就计,等王世充的部队渡河至河中时,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的半渡而击。他精心部署,安排好伏兵,只等王世充上钩。然而,战争的局势却远远超出了李密的预料。不知是派人执行侦查任务的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还是内部有内奸故意隐瞒,王世充的部队已经全部渡过了洛水,可是派去侦查的人却始终没有发回任何消息。
当接战之时,李密这才惊觉,眼前的敌人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带的人马。在这敌众我寡、悬殊巨大的局面下,李密知道自己已无计可施,只能落荒而逃。在突围过程中,身边的人不断地减少,伤亡惨重。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自此,李密所率领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寥寥数人。
此时,李密心急如焚,他想到了徐茂公。在以往的岁月里,徐茂公一直追随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后方,徐茂公一直毫发未伤,还保有一定的实力。他满心希望徐茂公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助他东山再起。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徐茂公充满了期待。
可是,他的亲随中有人却轻声提醒道:“单雄信背叛您,就是因为您杀了翟让。杀翟让之际,徐世积也差点儿被杀死了。如今您失利前去投奔他,哪里可以得到他的接纳呢?”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李密心中那一丝希望之火。李密心中一沉,他想起了当年诛杀翟让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可能已经让徐茂公对他产生了怨恨。
李密已如惊弓之鸟般,内心的疑心被彻底点燃。在这般困境之下,他选择了去寻找王伯当。当时,王伯当见战事已然对李密极为不利,无奈之下,只能弃守了金墉城,转而保河阳。金墉城原本是李密的重要据点,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完备。但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中,留守金墉城的士兵也伤亡惨重,剩下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了。王伯当带着仅存的士兵,一路辗转来到河阳,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李密满面沮丧,从虎牢关一路狼狈逃回。他心急如焚,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共商接下来的计划。在众人面前,李密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他准备以现有这仅存的微薄兵力,向南去阻挡那些来自河南方向的隋军的疯狂进攻,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向北则要稳固地守好太行山,凭借着这一天然的屏障,抵御敌人的进攻;同时,向东与黎阳的徐茂公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在未来找到合适的机会,一起向西进发,重新夺回洛阳。他坚信,只要这一步走好了,未来就仍有希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更多的是疲惫和无奈。
然而,他的这一计划,在诸将眼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众将纷纷摇头,说道:“现在我军新失利,兵力单薄得可怜,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如果再在此处长时间停留,恐怕叛逃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都跑完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残兵剩将。大家都不愿意再死战到底了,您这计划实在是难以成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绝望,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李密听了众人的这番话,心中明白,他们确实已经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想要继续坚持下去,确实困难重重。于是,他满脸悲凉,凄然地说道:“孤所恃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欲自刎以谢众。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王伯当见状,心如刀绞,他急忙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李密。他的哭声声嘶力竭,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来挽留李密的性命。周围的众将们也都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一个个皆悲泣不已。他们想起了曾经与李密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痛。
李密见状,心中满是无助。他无奈之下,又不得不再说:“诸君幸不相弃我,我们当共同回关中去投降;我李密虽身无寸功地去投降,但诸君必能保有富贵。”他希望能够为部下们找到一条出路,哪怕牺牲自己的尊严。
府掾柳燮这时站了出来,轻声说道:“明公与唐公是同族,过往也有着密切的交情;虽然在此次战斗中您没有陪他一同起兵,但您曾经阻住东都,巧妙地断绝了宇文化及隋兵的归路,这才使得唐公能够不战而占据长安,此亦是您的一大功劳啊。”他试图安慰李密,为大家寻找一丝希望。
在柳燮的劝说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纷纷说道:“是啊!是啊!如此是可行的!”众人再次燃起了希望,准备跟随李密一同回到关中去投降,寻找一线生机。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已经无法挽回,一场更大的悲剧似乎正在悄然酝酿。他们不知道,投降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谋谋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