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来到向阳街检查工作,在仔细查看一圈后,对整体进度表示认可,不过也对部分地方在质量、进度和效率方面提出了批评。
输电高压塔工程顺利完工,谢云旺、宋东方等人带队,大家分乘汽车前往灰沟到厂变电所的沿线。
到达后,大家几米一人,拽着、扛着电线电缆,翻山越岭,将电线送到输电高压塔下。全厂电工随后爬上电杆,安装横担、抱箍等部件。
谢云旺还带着学校高年级的学生拉电线。
同学们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能为三线建设出一份大力。
他们从汽车上拉下长长的电缆扛在肩上,行走在大山之巅。
前面领导大声喊着:“小伙子,加油,胜利就在前面!”同时也不忘叮嘱:“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脚下,注意安全!”“同学们,保护好电缆皮,别让石头硌着。”
沿着输电高压塔走到指定位置后,塔上的电工抛下绳子,捆上电线电缆,然后将其拽到上面进行安装。
领导、职工、学生几百人齐心协力,一天就完成了原本计划十五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大家擦着汗,望着杆上塔上的电线,眼中满是对美好三线的憧憬。
西张村村头立着电线杆,黑糊糊的。
西张村的老大爷看着,疑惑地说:“怎么立了个烧火材?”
有人解释道:“什么烧火材?这是用沥青浸过的电线杆。”
老头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手摸了摸,“嗷,不是烧火材。”
摸完后,便向村口走去。
旁边看热闹的人笑着说:“这老头,那年三线建设时,看见汽车跑,吓了一跳,他管司机叫车老板,还说‘你看那玩意,不喝水不吃料,跑的还挺快’。”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老头听到笑声,回过头,喊了一声:“有什么好事?这么乐。”
一边问,一边又走了回来。
变电所设备安装完毕,开始进行调试。
张小会主持会议,高丰收、郑爱春、孙玺云、袁国富参加。
张小会说道:“同志们,今天我们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上报市电业局进行验收,所以大家要认真操作,仔细记录数据。郑师傅你是老师傅,这次安装做了很多工作,调试还得靠你。袁国富,你跟你师傅一起,把活干得漂亮点。孙工,技术上你要负责,调试工作要从头跟到尾,申请验收报告就由你负责。”
高丰收是计划科人员,张小会虽未给他安排具体工作,但这段时间他天天跟着大家在变电所忙碌。
冉欣被抽调到了变电所,与变电所的电工一起工作。
他们从大变压器开始检查、测试。
冉欣跟着孙玺云拿着“企业供电负荷计算表”,逐一对变压器进行测试,通过对直流电阻测试得到了相应数据。
室外测试完成后,又来到屋内对开关控制器、开关柜进行回路电阻测试及断电保护设置测试。
测试过程中做好记录,同时对数据进行核对,结果发现部分数据存在异常。
袁国富对异常设备进行了调试,调试后再次测试。
经过多次测试,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数据。
孙玺云对张小会说,可以申请验收了。
第二天,报告上报了上去,市电业局组织人员进行了验收。
在水电施工的同时,工厂组织进行通信线路扩容改造。
架设了电话专线,新立了三百余根电话线杆,新购入一台200门纵横式交换机,将原有的小交换机转为生产专用调度电话交换机。
设备机电能源科增加了一个电话总机组,还增设了电话接线员。
业务扩大后,交换机日常接线、电话铁线管理、分户皮线维修等工作,让张小会很难有休息时间。
河边的几眼井打好了,水源地房子建好了,输水管道也如期铺好,经过检查合格后开闸通水。
公社领导家有几名适龄子女入了厂。
宋东方请谢云旺、唐立波主持开闸通水仪式。
自来水通到了千家万户,职工家属都非常高兴。
在总结大会上,袁国富、高丰收等人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这段时间,三线建设开展得热火朝天,真是:下水通,上水清,调试安装不可停。利民项目成。火车鸣,电话通,通讯出门样样灵。生活生产兴。
李风顺到团结街找周山说自己做的梦,周山不在家,他便慢慢往家走。
在山坡上,周山和吴权看到了他,追了过去。
李风顺问:“你们干什么去了?”
吴权气喘吁吁地回答道:“我俩到单身楼捡烟盒去了。”
李风顺疑惑地问:“捡烟盒干什么用?”
周山喘着大气说:“这东西好,能做啪叽,还能做小人书,你看我用十个烟盒做的小人书!”
周山把烟盒做的小人书递了过来,他把烟盒对折后,十个叠在一起,中间用线穿着,从一头可以翻看,每页还用彩蜡笔画了树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