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也望向前方,现在的局面按照实力和人数来说,肯定是方腊那边占优。
但是战场上决定生死胜负的又不仅仅是实力。
要不然赤壁肥水那时候趁早就不用较量了。
杨元嗣心中腾起了一团火焰,要是今天晚上能将方腊击杀,倒是省了不少力气!
这个念头起来就再也压制不住,元嗣将手里的长槊握了又握。
方腊那边几个人好像也起了激烈的争执,看来也是在谋划要干掉元嗣。
孟康挡在方腊身前,挑衅的看着杨元嗣。
花荣和鲁达眼睛也望着杨元嗣,随时准备出手。
这时候方腊好像已经说服了其他人,一个人骑着马慢慢往前赶了十几步。
“前面可是杨兄弟?”方腊的声音低沉而浑厚,使人感觉温暖,充满了感染力。
杨元嗣对着花荣和鲁达摆了摆手,也单骑向上,拱手道:“正是在下,见过方大哥。”
方腊哈哈大笑,拍手道:“好一个方大哥,兄弟可否听我说几句话?”
杨元嗣跳下马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等着方腊。
方腊也下了马,将腰刀挂在马鞍上,大步流星的迎着杨元嗣走去。
两个人就像多年没有见面的老友一般,在河边席地而坐。
方腊望着远处陈桥驿的点点灯火,缓缓说道:“五日前,我经过汴梁城,确实是繁华无比,人间天堂。”
杨元嗣这才知道他已经去过汴梁,更加到担忧。
不过他洒脱,知道这也是方腊的试探,笑道:“以天下财富养一城,也不是什么好事。”
方腊蓦然转过头,紧紧盯着元嗣,“杨兄弟能有如此见识,可见不仅是一介武夫。”
他抚摸着地上的青草,淡淡说道:“太祖得国不正,只知道一味讨好那群腐儒,将无数英勇豪杰的心都冷了。”
“当今官家轻佻昏庸,任用奸臣,天下大乱不远矣。”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有些高亢。
“方腊不才,愿意尽微薄之力打破这腌臜的世道,守住江南百姓的一片净土。”
“不知杨兄弟有何打算?”
方腊说了这么多话,用词文雅,态度诚恳,元嗣对他的印象更为深刻。
杨元嗣道:“我在渤海的时候就听说大宋早晚要天下大乱,可是虽然现在民怨沸腾,还是有解救之法的。”
“宋江、田虎包括圣公你,都是豪杰,可自古绿林起事,只能祸乱天下,而不能救黎民百姓。”
“辽国西夏,女真蒙古等外族虎视眈眈,如果官家蒙尘,元嗣怕后唐故事重演,胡人南下,生灵涂炭,全是我等之过啊!”
这些也全是杨元嗣的心里话,脱口而出,真情流露。
方腊阅人无数,怎么会分辨不出话中的真假?
他站起身,郑重的说道:“天下事,在豪杰所为,如果杨兄弟能够跟我携手,愿与你以大江为界,共御蛮族,分享天下!”
方腊这时候霸气外露,元嗣也不认为他在说大话。
但是他知道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方腊再雄才大略,也只是一个封建地主加神棍罢了。
杨元嗣叹了一口气,说道:“兵势一起,可就由不得圣公,汴梁城下百姓的冤魂可理解不了你的大业啊!”
方腊觉得然,其实在他心里,成就大业必须要有些耗材的。
这杨元嗣居然妇人之仁,不过他有这样的弱点,正好可以利用。
但是他确定特杨元嗣现在跟自己还不是一路人。
方腊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元嗣如此豪杰,只能在战场相见了。”
杨元嗣也拱了拱手,笑道:“元嗣也劝圣公一句,回头是岸。”
方腊不语,哈哈大笑,转身骑马而去。
方七佛等众将深深的看了杨元嗣一眼,相随而去。
杨元嗣站在河边,心里怅然若失。
大宋这座破房子早晚要倒塌,埋了那些腐败官僚最好。
可是如何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他是半点办法也没有。
元嗣一开始想的目标太简单了,防守住金军进攻,保卫汴梁,就能逆转靖康之变。
可是现在时间线明显已经因为自己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历史上的方腊可从来没有威胁过汴梁。
徽宗这个荒淫无道的搞法,大宋遍地狼烟是眼前的事情。
乱兵流寇的破坏力甚至可能比金人还厉害。
杨元嗣又不是范仲淹,也不是王安石,哪里能想到有什么万全之策?
他只觉得胸中块垒无可消解,烦闷无比,只能大吼一声,快马加鞭返回汴梁。
方腊的行程却跟他相反,一行人往陈桥驿而去,那里田虎正在等着他。
方杰是方腊的第三个儿子,使一柄方天画戟,是方腊军中的万人敌。
他忿忿不平的说道:“父亲刚才一声令下,我们几人必定将杨元嗣乱枪刺死,跟他啰嗦什么。”
方腊心底一声叹息,方貌阴险狠辣,智谋出众,只是关键时刻惜命如金,无法统御真正的豪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