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连连点头:“我记住了,娄叔,我一定会低调行事的。”
娄半城满意地看了看何雨柱,然后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娄半城又叮嘱了几句,起身离去时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有胆识是好事,但也得懂得见好就收。"
待娄半城走后,娄晓娥忧心忡忡地对何雨柱说道:“傻柱,我爸他这是担心你会走上歪路啊。”
她的语气充满了忧虑,似乎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何雨柱紧紧握住娄晓娥的手,安慰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娄晓娥稍稍放心了一些,但还是提醒道:“咱们可得小心行事,既要赚钱,又不能违法乱纪。”
她知道这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何雨柱点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
思考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这样吧,咱们先从小件古玩入手,慢慢积累经验和资金。”
何雨柱觉得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也能让他们逐渐熟悉这个行业。
娄晓娥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她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她何尝看不出何雨柱这些年来的变化呢?
从一个只会埋头做饭的愣头青,到现在有勇有谋的生意人,娄晓娥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何雨柱的成长和进步,担忧的则是他在这条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当晚,两人躺在炕上,准备休息。
突然,何雨柱像想起什么似的,神秘兮兮地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布包。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一枚造型别致的银元。
“娥子,你看这是什么?”何雨柱得意地将银元递给娄晓娥。
娄晓娥接过银元,仔细端详起来。
当她看清银元上的图案时,不禁惊讶道:“袁大头?这东西你也收?”
她知道这种银元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别小看它,”
何雨柱一脸认真地说道,“虽然现在它才几毛钱一个,但过些年,它的价值可就不可估量啦!”
娄晓娥听后,不禁笑出了声:“你居然还想着靠这个发财?”
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压低声音说道:“当然不止这个。我还联系了好几家邮票社呢,专门收购那些年代久远的老邮票。”
娄晓娥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看着他:“有些罕见的珍品,现在可能不过几分钱,将来真的会升值吗?”
何雨柱嘿嘿一笑,得意地解释道:“前些日子,我特意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民国时期的邮票和银元都具有相当大的升值潜力哦!”
接着,他又补充道:“而且,俗话说得好,‘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现在咱们国家如此安定繁荣,不正是收藏的绝佳时机吗?”
一天傍晚,何雨柱正在准备晚餐,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抬头一看,竟是几位穿着体面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这位就是何师傅吧?"为首的中年人问道。
何雨柱点头:"正是,请问几位是......"
"我们是琉璃厂的,听说何师傅眼光独到,特来拜访。"
中年人递上一张名片,"我们老板想请您鉴赏几件东西。"
何雨柱心中一动,连忙将他们请进家中。
一番交谈后,对方果然拿出了几件稀世珍宝,请何雨柱鉴赏。
何雨柱故作惊讶,连连称赞,最后以高出市价的价格全部吃下。
送走客人后,娄晓娥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都是真货?"
何雨柱神秘一笑:"不全是,但大部分都是宝贝。”
“你知道吗?那位老板手里还有更珍贵的东西——一套完整的《四库全书》手抄本。"
娄晓娥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所以我才出高价啊,"
何雨柱笑道,"不过就算买不到,光今天这几件也够我们赚上一笔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何雨柱和娄晓娥一边安稳的谈恋爱,一边暗中扩大着自己的收藏。
他们与多家古玩店铺建立了联系,甚至找到了几位愿意秘密出售家传之宝的遗老遗少。
随着收藏越来越丰富,何雨柱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目标——玉石。
他听说新疆的和田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鸡血石以及田黄石在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于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此,何雨柱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当第一批和田玉运到北平时,娄晓娥看着堆积如山的玉石,忍不住担忧道:"这么多玉石,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何雨柱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我已经联系好了香港的买家。”
“等时机成熟,我们就运过去,绝对能大赚一笔。"
娄晓娥摇头叹息:"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万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