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7月2日,秋意微凉,空气中透着微微的潮湿,天空被浓重的阴云笼罩,仿佛这场权力较量的隐喻。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驶入东长安街一处低调却极具分量的智库大院。这栋建筑外表朴素,深色大理石墙面在斜阳下泛着沉静的光泽,但内部的每一场会议,都可能影响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风向。
梁颖琛下车,迈步走入大楼,步伐沉稳。她知道,自己已无退路。
会议室内,空气静谧而凝重,靠窗的位置摆放着几盆修剪得极为精致的罗汉松,苍劲挺拔,如同这里每一位与会者的性格。坐在桌前的,是几位高级官员和几位中资机构的代表。
时间已经进入新一届港府换届的关键时期,梁颖琛虽然竞选失败,但她的目标从未改变。她不必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她需要的,只是稳住自己的权力,确保她仍然是港城司法体系的掌控者之一。而这场会议,将决定她的去留。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坚定。
“过去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维护港城法律体系的稳定,让律政司成为政府施政中最具效率的机构之一。如今,港城处于历史关键节点,我仍然希望能继续为国家法制体系贡献我的力量。”
她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决策者,观察着他们微妙的表情变化。她的措辞精准,避免了一切个人化的诉求,而是将话题牢牢地绑定在国家法治稳定这一大局之上。
“港城未来的法律改革,不能受外部势力的干扰,也不能被短视的利益集团绑架。法治,是港城的立足根本,而在这个转折点上,我相信律政司的稳定,是维护社会信心的必要条件。”
会议桌对面,一位高层官员缓缓放下手中的文件,抬眼看着她,语气不疾不徐:“稳定固然重要,但你也应该清楚,新政府有自己的政策方向。律政司长的连任,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政治考量。”
梁颖琛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她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她的连任,绝不仅仅取决于她的履历,而是她是否能够保证,未来的律政司不会成为政府施政的掣肘。
她微微一笑,目光锋利如刀:“我明白,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都要讲政治。我在这里,不是为了要求个人的连任,而是为了确保港城法治体系的连续性。”
她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可以保证,未来港城的法律改革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尤其是在国家安全、资本市场监管、金融犯罪打击、基本法等关键议题上,我将全力推动,确保法律体系的执行力度。”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几位官员不动声色地交换了眼神,他们很清楚,她正在递交一份投名状。
一位高层官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过去几年,外部势力不断干预,国家安全风险不能继续被忽视。”
梁颖琛早有准备,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我可以保证,律政司会全力推进相关立法,并加快法案草拟进程。同时,我们会建立更加严密的法律执行框架,与各执法机构无缝衔接,确保法案通过后能迅速落实,不留任何漏洞。”
会议桌对面,一位中资机构的代表缓缓点了点头,低声道:“港城的法律稳定,对经济至关重要。近年来,律政司在处理资本市场案件上展现了专业性,得到了许多金融机构的认可。如果更换律政司长,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市场信心。”
这是支持的信号。
坐在会议桌首位的一位高层官员,终于开口,语气依旧平缓:“我们会慎重考虑你的立场和承诺。但你要清楚,人民希望的是一个能够执行国家政策的人,而不是一个试图独立运作的法律掌控者。”
梁颖琛微微一笑,站起身,向在场众人轻轻点头:“我始终效忠国家,亦始终相信法治是最重要的基石。我只会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而非挑战者。”
会议就此结束。
当她走出大楼,踏上红旗轿车返回下榻的酒店时,她闭上眼,缓缓吐出一口气。这场谈判,她知道自己已经拿到了最关键的筹码,她的权力仍然可以维持。
天色渐暗,街道上的车灯映照出一片光影斑驳。梁颖琛看着窗外,嘴角微微扬起,她知道,这场权力的回防,她已经赢了一半。而接下来的另一半,就在港城。
-----------------
2027年7月5日,梁颖琛乘坐的私人座驾驶入港府总部的地下停车场。夜色沉沉,四周的高楼灯火通明,但大楼的某些办公室里依旧亮着冷色调的灯光。对于许多人来说,选举已成定局,新政府即将正式运作,但对于梁颖琛而言,权力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下车后,助理立刻迎了上来,在她耳边低声汇报:“长官办公室已经通知,今晚的会谈由他本人主持,没有其他官员在场。”
她点点头,调整了自己的西装外套,步伐坚定地走向电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