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血色镜面
深巷尽头的「承安当铺」挂着褪色的酒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林砚之将手中的青铜镜翻转,镜面斑驳的绿锈间,几道暗红色痕迹蜿蜒如凝固的血迹。这是他今早从城西乱葬岗捡来的,镜背雕刻的缠枝纹里还嵌着半片干枯的玫瑰花瓣。
"当银二十两。"柜台后的老掌柜眯起浑浊的眼睛,枯枝般的手指摩挲着铜镜边缘,"公子可知这镜来历?"
林砚之正要开口,铜镜突然剧烈震颤,暗红血渍如活物般蠕动,在镜面上铺展出一幅画面:雕梁画栋的阁楼里,红衣歌姬倚在将军膝头,金步摇随着轻笑轻晃。将军执起胭脂盒,指尖蘸取朱砂,小心翼翼地为她勾勒唇形。
"这...这是..."林砚之话音未落,画面骤然破碎。老掌柜猛地抓住他手腕,枯槁的脸上泛起病态的潮红:"快!用舌尖血!"
铜镜再次亮起时,林砚之尝到了铁锈味。这次镜中出现的是荒山古寺,月光透过破窗洒在蒲团上。白狐化作少女,脖颈处还残留着未褪尽的白毛,僧人持着眉笔,专注地为她描绘眉间花钿。少女睫毛轻颤,嘴角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该第三世了。"老掌柜声音发抖,铜镜表面的血渍突然全部消失,露出清晰如水面的镜面。林砚之望着镜中人,呼吸一滞——素衣女子坐在书案前,手腕轻转,墨汁在砚台里晕开。她抬起头,眼尾泪痣在烛光下泛着微红,正是他昨夜梦中的面容。
镜中出现的女子为何与林砚之梦中面容相同?老掌柜为何对铜镜如此熟悉?铜镜中展现的前两世又隐藏着怎样的爱恨纠葛?
第二章:镜中故人
林砚之抱着铜镜回到住处时,天色已暗。他将铜镜置于案头,烛光摇曳间,镜面泛起一层薄雾。素衣女子的虚影再次浮现,她伸出手,指尖似乎穿过镜面,轻轻触碰他的手背。
"阿砚..."女子声音如空谷回响,林砚之浑身一颤。记忆突然翻涌,昨夜梦中,也是这样的声音在耳边呢喃。他下意识握住那只虚幻的手,掌心传来若有若无的温度。
次日清晨,林砚之带着铜镜重返承安当铺。老掌柜见他来,长叹一声:"公子可知,这镜名为'三生镜',专映有缘人三世情劫。你与镜中女子,怕是纠缠了千年。"
林砚之正要追问,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几个官差押着一名女子经过,那女子抬头的瞬间,林砚之瞳孔骤缩——正是镜中之人!她脖颈处戴着枷锁,眼神却清亮如溪,扫过林砚之时,竟冲他微微一笑。
"她犯了何事?"林砚之拦住官差。领头的捕快不耐烦道:"城东纵火案嫌犯,少管闲事!"
当夜,林砚之守在大牢外。铜镜在怀中发烫,镜面映出牢房内的景象:女子蜷缩在草堆上,手腕被铁链磨出血痕。林砚之握紧拳头,铜镜突然发出嗡鸣,镜中女子似乎听到了声音,转头看向镜面方向,眼神中满是惊讶与期待。
镜中女子为何被当作纵火犯?林砚之能否救出她?铜镜在其中又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将军与歌姬、僧人与狐妖的故事,是否会影响这一世的命运?
第三章:前世残卷
为救女子,林砚之再次找到老掌柜。老人从柜台下取出一本泛黄的手记,封皮上"镜缘录"三个字已模糊不清。
"第一世,将军陆昭与歌姬晚吟。"老掌柜翻开手记,"陆昭奉命出征前夜,晚吟在阁楼等他归来。敌军突袭,陆昭战死沙场,而晚吟...被敌军掳走,自刎于铜镜前。"
林砚之想起镜中将军为歌姬点绛唇的画面,心口一阵刺痛。老掌柜继续道:"第二世,僧人明寂与狐妖青黛。青黛为报恩化形相伴,却被道士识破身份。明寂为护她,在古寺中与道士同归于尽,青黛抱着他的尸体,在月光下消散。"
"那这一世?"林砚之急切问道。老掌柜摇摇头:"手记到此为止。但镜中显示,这一世女子名为苏璃,是个寒门书生之女。城东纵火案,怕是有人栽赃陷害。"
林砚之决定亲自调查。他潜入城东失火的宅邸,在废墟中发现半块玉佩,上面刻着"沈"字。正要仔细查看,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他迅速将玉佩藏起,转身时,却对上一双阴鸷的眼睛。
"这位公子鬼鬼祟祟,莫不是与纵火案有关?"来人冷笑,腰间玉佩与林砚之藏起的半块竟能拼合。林砚之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卷入了一场阴谋。
玉佩主人是谁?他与苏璃被陷害有何关联?前两世的悲剧是否会在这一世重演?林砚之能否解开谜题,救出苏璃?
第四章:血色迷局
林砚之带着玉佩回到住处,铜镜再次泛起雾气。镜中出现了另一幅画面:苏璃在一座宅院里,与一名男子激烈争吵。那男子正是玉佩主人,他扬手要打苏璃,却被她反手推开。
"你不过是我沈家的棋子!"男子怒吼,"城东那把火,就是为了让你顶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