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温勇刚的相识,源自于那个充满生机的课间休息时刻。彼时正值初春开学季,屋外的阳光恰似母亲轻柔的双手,温暖且明媚地洒落在大地上。尽管春寒料峭,但大家依旧身着厚厚的棉衣,头上也戴着抵御寒风的棉帽子。
我们这群孩子像被春风唤醒的猎鹰一般,纷纷涌向教室外那块空旷的土地。就在这时,温勇刚率先朝我走来。只见他一脸傲气,用略带挑衅的口吻说道:“嘿!听说你是这次考试的第一名啊?”
面对他突如其来的发问,我选择了沉默以对,并未作出任何回应。然而,他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紧接着又开口道:“哟呵,可真是看不出来呢!”
话音未落,他便伸出一只粗壮有力的手掌,直直地伸向我,并大声喊道:“来来来,咱俩比划比划怎么样?”
说实话,一开始我压根儿就没想理会他这无理的要求。毕竟,我向来不是那种喜欢争强斗狠之人。
但就在此时,我不经意间瞥见周围逐渐聚拢过来的同学们。他们的目光如同一道道炽热的火焰,紧紧锁定着我俩。那些眼神里,有的饱含着殷切的期待,仿佛急切盼望着能看到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有的则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似乎正在暗自庆幸终于有热闹可瞧了;更有甚者,直接投来了轻蔑和不屑的目光,仿佛认定我定会在这场较量中败下阵来。
不知怎的,也许是被这些复杂的眼神所激怒,亦或是年少轻狂的冲动占据了上风,我的脑袋突然一阵发热,竟鬼使神差般地迎着他走了过去。
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尚未完全站稳脚跟之际,温勇刚猛地向前一步,迅速伸出双臂将我紧紧抱住。随后,他使出浑身力气,将我摔在了坚硬冰冷的地面上。
刹那间,尘土飞扬,伴随着几声刺耳的嘲笑声响起,旁边有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趁机哄堂大笑起来。
就在我挣扎着从地上起身之际,温勇刚恰到好处地伸出援手,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我来。只见他满脸歉意,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真是对不住啊!”
那诚恳的语气让人实在难以心生怨怼。就这样,我们两人缓缓地朝着彼此靠近,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们牵引在一起。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不打不成交吧。
说起温勇刚的身世背景,倒也是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养父早在十几岁的青葱岁月里便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当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他在山西太原一带与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他立下赫赫战功,其行政级别原本已达到县团级之高。然而,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这块短板,后来他来到我们公社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书记一职。可命运弄人,健康问题又接踵而至,迫使他不得不长期在家休养。尽管如此,每当人们在街上偶遇他时,依然会怀着敬意尊称一声“温书记”。
他是一位饱受“老慢支”折磨的老人。疾病使得他有时连正常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次吸气、呼气都会带动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但即便如此,他对待他人却始终保持着满腔热忱,脸上总是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给人留下十分亲切的印象。而对于这个养子,他可谓是倾注了无数心血,操碎了心。至于内心深处是否曾有过一丝悔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晓了。
其实我们同学之间一直都知道温勇刚擅长拉胡琴,不过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听过他演奏到底水平如何。而正当那个阴雨天我们在同学家的屋子里肆无忌惮地胡闹时,突然有人风风火火地闯进屋子来,大声嚷嚷道:“不好啦,生产队那边来了一个盲人卖艺的,到处吹嘘自己的胡琴技艺天下无双呢!”
一听这话,大家立刻来了精神,纷纷开始起哄,怂恿温勇刚前去与那个盲人比试一番,也好趁机打压一下对方那嚣张的气焰。
就在比拼的时候,温勇刚拉起了那首二胡独奏曲——《喜送公粮》。不得不说,他的演奏可真是厉害啊!“瞎子”被他弄得晕头转向、自愧不如。
而我呢,则静静地坐在屋子里头,聆听着那从大大的广播喇叭里面传出来的悠扬乐声。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温勇刚这家伙确实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
后来呀,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撮合,终于成功地让温勇刚跟洪吉平见上面啦。嘿,您还别说,这两个人在胡琴演奏方面的水平那可是旗鼓相当啊!
只见他俩一同合奏起了好几段当下最为时髦流行的歌曲来。只可惜我那会儿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就只能和纪万林一块儿站在旁边,尽情地欣赏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
不过好在温勇刚这人挺热心肠的,还给咱们这个小小的文艺队提出了好多特别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我原本想挽留温勇刚来帮衬一下咱们宣传队,谁曾想到,他竟然告诉我说他们长宁大队正急着叫他赶紧回去呢,因为那边也迫不及待地想要邀请他加入自家的文艺队。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好再强行留人啦,只得无奈地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