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流逝,转眼来到了 1960 年。这一年,父亲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前往齐齐哈尔参加会计培训班。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父亲很快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学习班的班长。
由于身负管理之责,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去检查女寝室。每当他轻轻敲响那扇门时,屋内总会传来一声询问:“谁呀?”
而父亲则会沉稳地回答道:“唐班长。”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房门便会应声而开。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逐渐变得熟悉起来,彼此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或许是因为父亲英俊的外表、温和的性格以及出众的能力,一些女学员渐渐地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她们纷纷主动向父亲示好,表示希望能够与他发展成为恋爱关系。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表白,父亲总是微笑着婉言拒绝,并坦诚相告:“我已经有两三个孩子啦!”
当父亲结束一天的忙碌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万丰供销社。此时,赵主任早已等候多时,并向父亲传达了一个新的工作安排——担任会计一职。这本应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但父亲很快便察觉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原来,赵主任有着自己的私心盘算。他希望父亲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能够抽出时间来教导他那对会计知识一窍不通的女儿。尽管父亲心中略有不满,但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和尊重领导的考量,还是答应了下来。
然而,教学的过程却异常艰难。无论父亲如何耐心地讲解、示范,赵主任的女儿总是难以理解那些复杂的会计概念和操作流程。她似乎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热情,这让父亲感到十分无奈。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着赵主任的女儿进步缓慢,甚至毫无长进,赵主任开始心生怀疑。他偏执地认为父亲一定是故意有所保留,不肯将真正的精髓传授给他的女儿。这种误解逐渐在赵主任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怨恨。
不久之后,单位迎来了一次涨工资的机会。按照常理来说,父亲平日里工作勤恳努力,又承担起额外的教学任务,理应得到相应的薪酬提升。但由于赵主任的偏见与报复心理作祟,父亲的名字被无情地从涨工资的名单中划去了。面对这样不公正的待遇,父亲虽然内心愤愤不平,但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委屈。
1964 年,一个看似平凡却又注定不平凡的年份里,发生了一件对我们家庭有着深远影响的事情——安国供销社会计潘海芝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让他失去了原本安稳的工作岗位,也使得供销社陷入了缺少专业会计人员的困境之中。
就在这时,我的父亲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前往安国供销社填补这一空缺,父亲深知这份工作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就这样,父亲告别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怀揣着满腔热情与责任,来到了安国供销社担任起会计一职。初来乍到的父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他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并将各项财务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由于父亲出色的表现,没过多久,他便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赏识,进而被提拔为供销社的副主任。这不仅是对父亲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他辛勤付出所应得的回报。从此之后,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地为供销社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喜欢酒话供销情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酒话供销情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