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无奈之下,温世升只好硬着头皮跑到安福供销社三弟那儿,顺利赊购了一大批家居货物,好歹算是将这个家给组建起来了。
想当年,他二哥温世义可是出尽了风头!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温世义虽然事业有成,但自身条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身材矮小不说,还长着一双弯弯的腿,这让他的婚姻大事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眼看着身边同龄人一个个都成家立业、儿女双全,而温世义自己呢?直到四十好几岁的时候,才好不容易娶到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小姑娘一同嫁入了他家。
本以为这下子温世义总算是有个家了,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可谁能想到啊,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没过多久,这个刚刚进门没多久的女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这对温世义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了一般。原本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生活就这样被无情地打破,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与哀伤。
遭受如此重创之后,心灰意冷的温世义再也无法忍受待在家乡这片伤心之地。于是乎,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故乡,背井离乡前往天津一带闯荡江湖,试图寻找新的人生方向,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篇章……
温世昌此人因某些缘由,毅然决然投靠其岳父尚家,前往山东谋生路。可谁曾想,这才过去短短数日,家中竟突生变故!
那还年幼的二儿子不知怎的竟然染上了白喉病,尽管家人四处求医问药,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孩子夭折而去。刚过去就被命运搂头一棒子,这温世昌可能是没看好日子吧。
而温家老五温世良这边呢,其婚事倒是进展得颇为顺利。只因他当时正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故而有幸与邵禄之女喜结连理。
温世良家留给自强一队最深刻的记忆是一顿饭。只因冬季里每日仅食两餐,故而晚餐时众人总是吃得格外多些。
某一日晚餐是美味可口的蒸饺,温世良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待到饺子上桌后,他就蘸着蒜酱,如风卷残云般地大吃特吃起来。
这一顿饭过后,他直挺挺地躺在炕上,竟是连动弹一下都困难得很,哪怕妻子呼喊他去挑水也是毫无回应之声。
见此情形,他的妻子不禁怒火中烧,转头便向左邻右舍大倒苦水。那些邻居们听闻此事,生怕温世良因吃得太多而把自己给撑坏了,赶忙纷纷前来探望。
待他们踏入屋内,只见温世良正双手紧紧捂着肚子,嘴里还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整个人瘫软在炕上根本无法起身。
然而,温世良的事业运势却未能一直顺遂下去。没过多久,他竟遭遇了校方的解聘,这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令他倍感挫败与失落。不满之下,温世良索性收拾行囊搬至岳父家中,权且在那里暂度时日。
温世良有个年纪尚小的妹妹。当初其母怀着她的时候,险些就要选择堕胎终止妊娠。
幸而当时遇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女中医,这位女大夫先是仔细地为孕妇号脉诊断,接着又通过观察气色、聆听气息以及询问症状等一系列手段综合判断,最后胸有成竹地对孕妇说道:“大嫂呀,您大可放心回家将孩子生下来,依我看呐,这腹中所怀必定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果不其然,数月之后,温家顺利迎来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娃娃。这样温常勤就有了两个女儿。
到九十年代,这屯子里的温家兄弟,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种种变故之后,最终只剩下了三位:老大温世雄、老六温世升以及老七温世才。而在八兄弟之中,若要论起谁最为能干且老实憨厚,那就非温老七莫属了。
这位温老七后来年近三十,却依然孑然一身,连个上门说媒的都未曾有过。也正因如此,那古老六古英彬便戏谑地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七老道”。这个名字在屯子里渐渐流传开来,大家见着温老七时,都会亲切地唤上一句“七老道”。
说来也是有趣,这屯里不管是谁家里遇上点事儿,只需招呼一声,那七老道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前往帮忙。无论是搬重物、修屋顶,还是农忙时节帮着收割庄稼,他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半句。
而且啊,别看这七老道平日里总是闷不吭声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的嘴巴可不笨,偶尔也能说出几句简单实用的话语来,让人刮目相看。只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往往那些看似靠谱、正直善良的人,命运似乎总爱跟他们开玩笑,过得并不是那么顺遂如意。就像这温老七一样,明明有着一颗热忱的心和勤劳的双手,却始终未能觅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姻缘。
这两位人物——古老七和温老七。他们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这古英波,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兜里没几个钱,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讨到了老婆!而反观温世才呢,他勤勤恳恳地努力劳动,可却始终未能成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