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的两个儿子也都凑了过来,眼神里满是惶恐和无辜,赶紧帮着父母辩解:“叔叔阿姨,我们真的是好人,我们家从来没做过坏事,你们别听别人乱说。”那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几丝害怕,害怕玉珍两口子真的相信了那些传言去告发。
那家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玉珍两口子,希望他们千万不要被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所迷惑。
甄玉清在村书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许多年,他为村子里的大小事务不辞辛劳地操持着。他不仅亲自参与了村里土路的修建,还积极张罗着打了几口井,解决了村民们的用水问题。尽管村民们嘴上并没有过多地夸赞他,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地记得他的好。
终于到了卸任的那一天,甄玉清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他仔细地擦拭着桌椅,将每一个角落都擦得一尘不染。然后,他又认真地整理起文件,把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这些文件是他的宝贝一般。
完成这些后,甄玉清缓缓地站起身来,环顾着这间熟悉的办公室。这里承载了他太多的回忆和心血,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似乎想要把所有的不舍都随着这口气释放出去。
接着,甄玉清走出办公室,与村里的老伙计们一一告别。他们握手、拥抱,彼此之间的默契无需言语。虽然眼神中都流露出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村子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最后,甄玉清转身离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但又透露出一种释然。他知道,自己已经为这个村子付出了所有,现在是时候去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生活了。于是,他跟着儿子一同前往宝东,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希望在那里能够安享晚年,过上平静而幸福的日子。
接任的是古英志,众人对他满怀期待,皆盼望他能为这座村落带来些许崭新的变革与发展。毕竟,前任领导已在位多年,众人皆渴望能有一个全新的开端。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年间,古英志的表现着实令人大失所望。他突然间变得昏庸无能,其言行举止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每至晚饭之际,他总会吩咐人准备车送其归家。他却并不急于离去,反倒执意要拉上几位村干部,一同在村部食堂大快朵颐一番,方才心满意足地动身。不仅如此,他对于饮食更是异常挑剔,晚餐时,每一顿都必须有鱼,或清蒸,或红烧,亦或是鱼汤,各种烹饪方式轮番上阵,变着花样儿来。
不仅如此,村里的小卖部简直成了他的私人仓库,他赊账的范围之广令人咋舌。无论是烟酒还是零食,只要他的眼睛看上了,手就会像长了眼睛一样,自然而然地伸过去,将其纳入囊中,完全不顾及小卖部老板的感受。
而他所写的欠条,更是如雪花般飘落,一张又一张,堆积如山。这些欠条仿佛是他肆意挥霍的见证,每一张都承载着他对信用的漠视和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时光荏苒,一年转瞬即逝,然而这一年对于村里来说却是异常沉重的。村里的账目上莫名其妙地多出了许多开销,这些开销就像一个个无法解释的谜团,让村民们议论纷纷。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怨气,对古英志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
然而,尽管村民们心中有怨言,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他。因为大家都害怕得罪他,担心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敢怒不敢言的局面,使得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
村干部这个职位本就不好当,需要承担很多责任和压力。可是像古英志这样当的,实在是让整个村子都受到了伤害,元气大伤。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村民们的利益,也破坏了村子里原本和谐的氛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古英志在这一年里可谓是折腾得够呛,不过好在他的任期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接任他的是李清伟。
李清伟和古英志简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古英志行事风格相对保守;而李清伟充满干劲,脑子还特别灵活。
李清伟上任后,立刻展现出了他的行动力。他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积极寻找各种项目和投资机会。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领村民们种植经济作物,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李清伟还组织大家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他深知只有提高村民们的技能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李清伟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市场价格的波动让农产品的销售面临一定的风险,而一些技术难题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但是,李清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退堂鼓。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在李清伟的不懈努力下,村子里的情况逐渐有了起色。经济作物的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养殖产业也开始走上正轨。村民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