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人口的流动就如同那奔腾不息的江河,有着一股独特的流向。有那么一批山东人,他们跨越了漫长的路程,回到了他们魂牵梦萦的老家。这可不是一小股的人流,而是有着一定规模的群体,他们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归乡之路。
尤其是那些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就像是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比如说沿海地区,那可是一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蔚蓝的大海波澜壮阔,金色的沙滩绵延不绝,现代化的港口繁忙有序,林立的高楼大厦彰显着繁荣。在这样的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如同强劲的引擎,吸引着众多游子归来。
我们这里就有从日照、荣城回来的人,他们相继回归山东老家。他们的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更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刚回到家乡的时候,他们或许还有些陌生和不适应,但很快就融入了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他们用自己在外闯荡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在家乡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有的人利用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搞起了水产养殖,先进的养殖技术让他们的收成越来越好;有的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在当地的旅游行业中找到了商机,开起了民宿和特色餐馆。据说如今日子过得很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与富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但是,无论他们在山东的日子过得多么滋润,他们绝对不会忘记黑龙江,那片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黑龙江,有着广袤无垠的黑土地,那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春天,大地复苏,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绿树成荫,清凉的微风让人陶醉;秋天,金黄的麦浪翻滚,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冬天,银装素裹,冰雪世界宛如童话王国。还有黑龙江的人,那些曾经一起生活、一起奋斗的伙伴们,他们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在黑龙江的那些日子,是他们人生中宝贵的回忆,那些一起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这几年,人员的流动依旧没有停止,只不过方向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有黑龙江人去山东发展,定居。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我三弟家的侄子,那可是个充满活力和闯劲的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听说山东的发展机会多,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山东的征程。初到山东,他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没有退缩,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家学校里站稳了脚跟。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在山东买了房子,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的外甥也是如此,他对山东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选择去山东求职。毕业后,他决定去山东任教,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当地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还有我的同学,他们也在山东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拼搏奋斗,有的成为了企业的骨干,有的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他们在山东买房子定居下来,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东和黑龙江两个省的人就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这种深厚的情谊,不会因为地域的距离而疏远,反而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深厚。无论是山东人在黑龙江的经历,还是黑龙江人在山东的奋斗,都成为了连接两个省份的纽带。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两个省份的人会继续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宝东县满是喜庆的氛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响后的硝烟味,还有家家户户厨房里飘出的美食香气。玉珍坐在屋子里择菜,冬日的阳光暖烘烘地洒在身上,给她的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这时,三弟哼着那首老掉牙的小曲儿,背着手从外面晃晃悠悠地走进来,嘴里还嚼着一颗刚从集市上买来的糖果。他在万丰开商店做生意,当过保险公司业务员。
“二姐,忙着呢!”三弟扯着嗓子喊道,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兴奋劲儿,打破了小楼里的宁静。
玉珍抬起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温柔:“老三,你这是去哪儿溜达了一圈啊?一大早出去,现在才回来。”
老三拉过旁边的凳子,一屁股坐下,兴致勃勃地说:“就在县里转了转。好家伙,到处都是人,可热闹了。对了姐,跟你说个事儿,我买好票了,过两天就去山东我儿子那里。这一年到头在外面,就盼着过年能跟他们团聚,抱抱我那宝贝孙女。上次视频,她还奶声奶气地说想爷爷,可把我想坏了。”说着,老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里满是对即将到来的团聚的期待。
玉珍停下手中的动作,感慨地说:“是啊,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天地要闯。我那二小子,跟你儿子一样,师范毕业就去山东教书了,好在都安稳下来,也成家了。咱们这心里,也算是落了地。记得送他去读书的时候,他还背着个小书包,满脸好奇,没想到一转眼就成了家,在那么远的地方扎了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