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好久不见啊!”我热情地打招呼。
温世义苦笑着摇摇头,“唉,久泰呀,好久不见。你是不知道我现在的难处啊。”
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温世义叹了口气,跟我说起了照顾温世雄的事儿,“每天伺候他吃喝拉撒,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他还不领情,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真是不知道该咋办了。”
我听了,也很是无奈,想了半天,说:“二哥,人年纪大了,可能心里也烦躁,你多担待着点。实在不行,找几个亲戚轮流来搭把手?”
温世义无奈地摆摆手,“试过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儿,哪能总来帮忙。”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可对于温世义的难处,我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集市上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我们俩的心里,却满是愁绪 。看着温世义疲惫的样子,我知道,这生活的难题,还得他自己慢慢去解。
后来我回到宝东住在出租屋里,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区,周围的邻居们都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我每天早出晚归,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与邻居们的交流也非常有限,仅仅是见面时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然而,有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温世雄去世了。这个消息让我对人生感到无奈,除了叹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后来,我偶然听到温世雄的妹妹和旁人闲聊时提到,温世义去了宝东西南方向的一家敬老院。温世义一辈子都在辛勤劳作,为生活努力打拼。然而,到了晚年,他却只能孤独地住进敬老院,无人陪伴。
这个消息让我对温氏兄弟的命运深感唏嘘。他们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在忙碌中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最终自己在孤独中度过余生呢?
一天傍晚,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我像往常一样在门口的大路上散步,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忽然,我看到温世义的妹妹正站在不远处,和几个亲戚模样的人围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
她的脸色显得十分焦急和无奈,不时用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不禁心生好奇,便走近一些,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二哥病了,咱赶紧凑点钱给他打针,可不能拖啊。”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头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温世义的妹妹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抹着眼泪,哽咽着回答:“好,我这就去凑。”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块重石压住了一般。温世义怎么会突然生病呢?而且听起来病情似乎还挺严重的,需要立刻打针治疗。
过了几天,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放心不下。我决定找楼下杂货店的老板聊一聊,看看他是否知道更多关于温世义的情况。
“温世义一个人打工这么多年,怎么连点存款都没有吗?生病了咋连医院都不住啊?”我忍不住向杂货店老板问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老板叹了口气,说:“这你就不懂了,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在底层挣扎,赚的钱勉强糊口,哪能存下啥钱啊。再说了,住院那得花多少钱,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也都是普通老百姓,能凑钱给他打针,已经很不容易了。”听了这话,我心里满是感慨,生活的艰辛远比我想象的要沉重。
我本想着等周末抽时间去敬老院看望一下温世义,可还没等我付诸行动,一个噩耗就传来了——温世义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坐在出租屋里吃着简单的晚餐,一瞬间,饭菜都没了滋味。要知道,他们兄弟俩都是六十多岁谢世的。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温世义妹妹哭泣的样子,还有杂货店老板那声叹息。温世雄和温世义的离世,就像一阵风,吹过了自强村,也吹走了属于那个村子的一个时代。他们努力挣扎,却始终没能摆脱命运的捉弄。他们的故事,就像尘埃一样,悄无声息地落下。
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懒洋洋地洒在母亲家小院里,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这天我正陪着母亲坐在院子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母亲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小院门口。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张大肚子。他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身形发福,肚子像个孕妇一样高高隆起,走路时肚子一挺一挺的,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三姨,我来看您啦!”
母亲闻声,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如同秋花绽放一般。她赶忙起身,迎上去说道:“哎呀,是张洪义啊,快进来快进来!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买啥东西呀!”
张大肚子走进院子,将水果放在一旁,笑着说:“三姨,我这不是好久没来看您了嘛,心里怪惦记的。这点儿水果,您尝尝鲜。”他转过头,看到了我,微笑着点点头,“哟,久泰也在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