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忙起身,给他搬来一把椅子,笑着问道:“张哥,最近咋样啊?”
张大肚子缓缓地坐下来,仿佛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那把椅子上。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声音像是从他心底最深处发出来的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还能咋样呢?”他喃喃地说道,“混一天是一天呗。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旧人,毕竟以后出来就更不容易喽。”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母亲听了他的话,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咋突然要去敬老院了呢?你家里……”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张大肚子摆了摆手,打断了母亲的话,“家里没啥人了,就我一个孤孤单单的老头子。去敬老院,至少还有个照应。我那外甥,自己工作忙得很,哪有时间管我这个老头子哟。”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自嘲和无奈。
我看着张大肚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张哥,敬老院的条件哪有自己家好啊,您真的决定好了吗?”我对他的决定感到无可奈何,我知道,敬老院的生活可能会让人感到拘束和不自在。
张大肚子苦笑着摇了摇头,“久泰呀,我也没办法啊。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自己做饭、打扫都费劲得很。去敬老院,至少有人照顾,不用我自己操心这些琐事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母亲紧紧地拉住张大肚子的手,满脸疼惜地说道:“张洪义啊,你这一辈子可真是不容易啊!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跟三姨讲,只要是三姨能帮上忙的,绝对不会推辞。”
张大肚子听了母亲的话,眼眶微微泛红,他哽咽着说:“三姨,您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您惦记着我。这次我来,就是想跟您道个别,以后恐怕很难再有机会见面了。”
我连忙插嘴道:“张哥,您千万别这么说。等您在敬老院里安顿好了,我和我妈肯定会去看望您的。”
张大肚子微微一笑,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道:“那就先谢谢你们了。其实啊,我这次来,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见见老三。我和他关系一直都挺不错的,他听说我要去敬老院,特意给我准备了不少东西呢。”
正在说话的时候,母亲突然站起身来,一边向厨房走去,一边热情地对张洪义说:“张洪义啊,今天就在这里吃顿饭,然后住下吧。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娘儿俩正好可以好好聊聊天。”
张大肚子赶忙摆手,脸上露出有些为难的神色,连忙推辞道:“三姨,您太客气了,我就不麻烦您了。您三儿子都已经给我安排好了,我得去找他呢。”
我见状,也赶紧劝道:“张哥,你看你这大老远地跑过来,吃顿饭再走也不迟啊,也不差这一会儿的时间嘛。”
然而,张大肚子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笑着说:“不了不了,我和你三弟早就约好了,我可不能失约啊。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以后肯定还有很多机会的。”
说罢,他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久泰啊,你和三姨都要多注意身体,保重自己啊。那我就先走啦。”
母亲见状,连忙送他到门口,还不忘叮嘱道:“张洪义啊,你到了敬老院之后,记得给我们来个信儿,让我们知道你平安到达了。”
张大肚子满口答应着,然后转身迈步离去。我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似乎有一些失落,又似乎有一些感慨。
谁能想到,这一走竟然是永别。没过多久,就传来张大肚子在敬老院去世的消息。他才六十多岁,正是该享清福的年纪,却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没有进家族坟地,听说他外甥很少给他上坟。每次想起张大肚子来家里的那天,他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可如今却已阴阳两隔。人生无常,有些告别,真的就是最后一面 。
又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待在宝东的出租屋里,尽情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书页上,仿佛给文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
就在我沉醉于书中的情节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像一把利剑刺破了这份宁静。我有些不悦地放下书,缓缓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谁啊?”我一边问,一边伸手打开了门。
门开的瞬间,我看到了门外站着的纪万林。他脸上挂着那熟悉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然而,他身上还带着些许外面的风尘,仿佛刚刚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旅程。
“好几天不见啊!”他一开口,那爽朗的声音便如同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我心中的些许烦闷,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万林,快进来!”我热情地招呼着他,连忙侧身让他进屋。
他走进屋子,目光随意地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我堆放在桌上的那些书籍上,笑着说道:“还是老样子,爱看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