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后,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晓光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走进了我的院子。
“叔,我打算把公司设在哈市,生产地址改到老家西南方向去。”晓光一脸认真地说,眼神中透着坚定。
我听了,心里一惊,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祖父被盗墓,在棺材里翻身侧卧的事情,还有那只在西南方向找到的寿鞋。这难道真的是一种暗示?家族的财运要往西南方向去寻?我皱着眉头,疑惑地看着他,缓缓说道:“晓光,你这想法靠谱吗?为啥突然要往西南方向发展?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你能行吗?”
晓光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叔,我这段时间考察过了,西南那边交通便利,原材料成本还可以,劳动力也充足便宜,对我们公司发展很有利。而且,当地政府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企业投资。我们在那边设厂,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他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一叠资料,递给我,“您看,这是我做的详细市场调研报告和项目计划书。”
我接过资料,随意翻了翻,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让我有些眼花缭乱。我放下资料,沉思了片刻,说道:“晓光,你有这想法,说明你长大了,有担当了。以前你被同乡坑,那是个教训,这次可得谨慎再谨慎。既然家族的人都支持你,我也不能拖后腿。不过,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冒冒失失了。”
“叔,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再让大家失望了。”晓光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和自信,“这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对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还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团队。而且,家族里好多人都愿意帮我,特别是我老叔,我奶刚去世,他就动身去亲自帮忙了。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行,那你有啥需要尽管说,虽然我年纪大了,帮不上大忙,但能出份力是一份力。”我拍了拍晓光的肩膀,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毛头小子,如今真的成长起来了。
看着晓光离去的背影,我感慨万千。家族的命运或许真的要迎来新的转机了,而晓光,这个曾经让我有些担忧的侄子,说不定真的能带领家族走向新的辉煌。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家族的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2016年,我最后一次从省城回到宝东家乡,为的是办理退休社保的事宜。车子缓缓驶入宝东,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扑面而来,那些老旧的房屋、蜿蜒的小路,承载着我无数童年的回忆。
一到宝东,我便先去了几家亲属那儿。大家围坐在一起,唠着家常,聊聊这些年各自的生活。他们的面容大多添了岁月的痕迹,可那份亲切劲儿一点儿没变。听着他们说着宝东的新变化,哪家的孩子出息了,哪家又翻新了房子,我的思绪也跟着飘进了这片土地的烟火日常里。
之后,我前往万丰看望父亲。父亲那年八十五岁了,当我远远瞧见他那熟悉的身影,他正拄着拐棍,步伐虽慢却还算稳当,能走能撂的,硬朗的模样让我心里一阵欣慰。走进屋内,一切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是少了母亲的身影。
母亲在2010年就去世了,迈进这屋子的瞬间,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不堪回首。曾经母亲在屋里忙碌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可如今却只剩空荡荡的寂静。时间是最无情的,即便那些回忆再刻骨铭心,日子久了,也只能被慢慢尘封。
母亲这一生,基本上没怎么享福。她被疾病缠身,最后连做家务都力不从心。可即便如此,每年春节,从她嫁过来直到去世前的那个春节,她都雷打不动地张罗做供菜。小时候我不懂,只觉得这是过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可如今回想起来,那是母亲对家族传承的坚守。
记得有一回,母亲在做供菜时,突然停下手中的活,喃喃自语道:“老祖宗怎么就不保佑我?”那时的我,不明白母亲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站在这屋子里,我似乎懂了母亲的无奈与心酸。她操劳一生,满心期许着能得到命运的眷顾,能有个健康的身体,可疾病却始终纠缠着她 。
在父亲这儿住的日子里,我时常在夜里醒来,听着父亲轻微的鼾声,想着过去一家人的生活。曾经的欢笑与争吵,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回忆。办理完退休社保的事,离开宝东那天,我回头望了又望,不知道下次回来会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那时父亲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硬朗。车子渐行渐远,宝东的轮廓在我视线中越来越模糊,可那些关于家乡、关于父母的记忆,却永远刻在了我的生命里。
从宝东回来后的那一年,日子像是被生活轻吻过,我的身体还算争气,没再轻易闹别扭。心情也像是春日里的湖面,波光粼粼,满是欢愉。在这难得的宁静时光里,我一头扎进了回忆录的创作中,着手写那本《百年供销情》,试图将往昔岁月里供销行业的风云变幻,用文字一一打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