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叫郑芝龙来,并不是说这些废话的。他听郑成功如此说话,心中不由暗暗生气,但是很快就将自己的情绪抑制住了。
换位思考之下,张轩也觉得郑成功可怜。
一时间觉得,郑成功继承了郑家或许拘束了他。历史上郑芝龙被清军裹挟北上,郑家大权并没有落到郑成功手中,郑成功刚刚起家的时候,不过数百人而已。
也是一点点的发展壮大,吞并了郑家其他势力才有后来的郑成功。并不能说郑成功没有继承郑氏家业。如果不是看在郑芝龙的份上,郑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整合福建各种势力。但是郑成功却掌握了主动权。毕竟大破大立一会儿,郑家就变成了郑成功的郑家,而不是郑芝龙的郑家。
但是而今,郑成功继承郑芝龙的位置,同样接管了郑氏之中各种内部矛盾。对于这些叔叔老人们,总不能大砍大杀。
还要肩负起郑氏责任,重重负担之下,郑成功做事束手束脚。自然不如历史上那么洒脱了。
而今还要委曲求全。张轩也替郑成功难过。
不过,张轩今日专门与郑成功交谈,就是为了解开心结,他要是一个横戈海上的郑成功,而不是畏畏缩缩的郑芝龙第二。
双方如果不能冰释前嫌,郑成功可能从今往后一心自保,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做了。反而而今的郑家只需要持盈守缺,也是大夏勋贵之中,顶级世家。荫蔽子弟几十年决计没有问题,到时候郑家在大夏就不显眼了。
于家族想,这要考虑并不差。
就好像是吴越钱家一样,钱家在大宋一朝,刚刚投降一段世家,夹着尾巴做人之外,后来屡屡有家族子弟进入朝廷中心。可为世代为宦,钱氏一族一直流传到现代,都是大族。
但是郑氏如此做的话,张轩从哪里找一个海战的帅才。
张轩想了想,也不绕弯子了,说道:“先闽王,不幸罹难,朝廷事多尚未定下谥号。是朝廷的不对,我这就下旨,督促翰林院。让他为先闽王取一个好谥号。”
郑成功立即起身,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臣代先父谢陛下隆恩。”
张轩见状立即说道:“何须如此客气,我与郑公相交时间不短,郑公乃是我大夏创业大臣,而今不幸,朝廷也该有一个章程,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到,已经是我的不是了,你这样做岂不是让我难堪。”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明末求生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