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筐上的几张报纸,眼前便是满眼翠绿。
陈忠和吴敏也围过来。
李建设还没到时,他们就讨论过这事,既然他答应了,想必是有把握的。
只是不清楚他拿来的黄瓜品质如何。
她们知道,孙莲花要的是能上国宴的品质,差一点都不行。
看到李建设送来的东西,大家都很期待。
瞧筐里的黄瓜,几人全都惊讶了。
孙莲花忍不住拿起一根,仔细端详一番,赞叹道:
"全身翠绿,一看就很鲜嫩。"
"大小均匀,表皮完好无损,绝对是上品。"
"建设啊,你真行。"
"没想到,你也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啊。"
"哈哈,那是当然。"
"不论出处,这道理我明白,我不多问这事了。
不过,老弟,你这次确实帮了我大忙。"
旁边。
陈忠和吴敏也不禁点头。
他们万万没想到,李建设居然能找到如此优质的黄瓜。
吴敏忍不住开口:"老弟,你太厉害了。"
"来之前我就该送你张手表票的,这绝对是明智之举。
你的人脉无可挑剔。"
"行啦。"
"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完,吴敏和陈忠便离开了办公室。
李建设感到疑惑,怎么自己才刚到,他们就走了?
难道他们刚才在这里,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搞到黄瓜?
很快,李建设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他们离开,是为了避嫌。
办公室只剩两人时,孙莲花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问李建设:"老弟,这黄瓜什么价?"
"我把钱给你。"
李建设愣了一下回答:"采购单上的价格,特等黄瓜一毛八,你给我一块八就行。
反正都是空间里的,卖多少都无所谓。"
孙莲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弟,你在说什么呢!"
"采购单上的价格是去年秋天的价。"
"那时黄瓜遍地都是。"
"现在寒冬腊月,能弄到这种质量的黄瓜已不容易,就算从南方运过来,价格也不止这些。"
"别不好意思。"
"你能帮忙找到,我们就很感激了。"
"放心,冬天还想找黄瓜配菜的地方,绝不会在意这点钱。
以后还会找你帮忙的。"
"那就按一块钱一斤算吧。
" 好家伙,这价格跟猪肉差不多了。
既然孙莲花这么说,李建设也不再客气。
红星小学。
冉秋叶今天在学校一直心神不定。
因为她注意到,自从早上开始,不断有老师在她经过时盯着她看。
外边的人也就罢了,课后她可以安心待在办公室不出去。
但办公室里的人,就让她无法回避。
冉秋叶猜测,这些人这样看她,肯定是昨天李建设来学校找她引起的。
上次李建设也曾来找过她,只是那次是午间,知道的人不多。
昨天,下班时李建设在校门口等她,看到的人很多。
虽好奇,但没人认识他。
今天早上消息传开后,大家都明白了,那个帅气的小伙子是来找她的。
好奇心又被勾起。
快到中午时,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办公室里。
三四年级组三十岁左右的某人问道:"秋叶,昨天晚上的那个小伙子,是你对象吗?"
"长得可真俊啊!"
冉秋叶僵住了。
看来问题来了。
但她知道这件事无法回避,便点点头说:"刚认识不久。"
哗!
办公室里几个人本来好奇,又不好意思问。
此刻见冉秋叶承认了,其他人立即围上来打听李建设的来历。
有人好奇,也有人酸溜溜的。
毕竟不少人看到了,人家长相无可挑剔。
看到冉秋叶有这样的对象,有些人不免酸溜溜地说:"现在的世道啊。"
"长得帅可不够。"
"秋叶,得睁大眼睛找对象,找条件好点的,不然以后自己受罪。"
听到这句话后,冉秋叶还未开口,身旁的孙红已经按捺不住,准备站出来为李建设辩解。
然而,冉秋叶轻轻摇头制止了她,并示意不要在此时谈论此事。
就在冉秋叶默许的情况下,一直沉默的闫埠贵突然发话了:“大家不必如此紧张,李建设的工作能力可不容小觑。”
接着,他又补充道:“他与我同住一个院子,刚入职红星轧钢厂时便表现优异,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人。”
紧接着,闫埠贵又讲述了几件发生在李建设身上的趣事。
“上周,他在城外捕获一头野猪;而昨日,更是钓到了上百斤的大鱼。
这样的技能水平,绝对令人佩服!如今,他在公园内已赢得‘钓王’称号。”
众人闻言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但人群中一位五十余岁的半秃老人却显得十分兴奋,好奇地盯着闫埠贵问道:“老闫,你也参与了?听说昨天公园里出现了位‘钓王’,技艺超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