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
林琛推开了自己在大理寺官署的房门。
他一夜未睡,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他知道,宋璟那把刀,此刻应该已经悬在了东宫的头顶。
而他,需要点燃第二把火。
他走到堆积如山的卷宗前,开始翻阅。
他要找一个目标,一个合适的,“夜枭”的联络点。
这个点,不能太重要,否则武承嗣会立刻察觉到核心机密外泄,从而警觉。
也不能太不重要,否则,从里面“搜”出那个黑铁盒子,会显得极不合理。
最重要的是,这个点的暴露,必须看起来合情合理,是经过大理寺缜密侦查后的结果,而不是一次刻意的突袭。
他的手指,在一份卷宗上停了下来。
《朱雀大街商铺失窃案》。
一桩半年前的旧案。
城南一家绸缎庄失窃,丢了些名贵布料,报官后查无头绪,最后成了一桩悬案。
卷宗里记录,当时负责勘察现场的,是大理寺的一名老吏。
老吏在证词中提了一句:绸缎庄的掌柜,言辞闪烁,似乎有所隐瞒,不像丢了东西,倒像是……在替什么人遮掩。
但当时案子小,人手紧,这条线索便被忽略了。
林琛的嘴角,勾起一个细微的弧度。
就是它了。
他拿起卷宗,大步走出房间,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几名寺丞和评事。
“诸位,这桩朱雀大街的旧案,我发现了一些新的疑点。”林琛将卷宗拍在桌上,声音沉稳有力,“我怀疑,失窃只是个幌子,这家绸缎庄,很可能是一个窝藏罪犯的据点。”
几名下属面面相觑,不明白林琛为何会突然对一桩陈年旧案如此上心。
“林评事,这……只怕是捕风捉影吧?”
“是不是捕风捉影,查了便知。”林琛的语气不容置疑,“立刻传唤当时办案的老吏和那家绸缎庄的掌柜,重新问话。另外,派人去朱雀大街,给我盯死那家店铺,里面的人,一个都不许走脱!”
命令下达,大理寺的官吏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没有人怀疑林琛的动机。
这位评事,以办案雷厉风行着称,翻查旧案,找出疑点,再正常不过。
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而这张棋盘的另一端,武承嗣的“影子”,正藏在街角的阴影里,冷冷地注视着大理寺的官吏们,将那家绸缎庄围得水泄不通。
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了魏王府。
武承嗣听完禀报,久久没有说话。
朱雀大街的绸缎庄……
那是“老蝠”死前,最后去过的地方。
林琛,他竟然查到了那里!
武承嗣的心,猛地一沉。
他终于明白,那两根看似毫不相干的线,在这一刻,被林琛拧成了一股绳。
一头,由宋璟递进了皇宫。
另一头,由林琛自己,抓向了他的“夜枭”。
林琛站在大理寺的庭院中,看着整装待发的官差。
他抽出腰间的横刀,刀锋在晨光下,闪过一道森然的寒芒。
“目标,朱雀大街,锦绣绸缎庄。”
“出发!”
喜欢大唐仵作笔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唐仵作笔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