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榕树荫下,汗水顺着后颈滑进校服领口。蝉鸣震耳欲聋的间隙里,终于听清两位学姐的对话:"看到那个红砖建筑没?晚上十一点后千万别往那边凑。"
顺着她们的目光望去,七层高的红房子在烈日下像块烧红的铁。它突兀地矗立在十字路口正中央,二楼飘出食堂的油烟,底层传来学生跑过瓷砖地的脆响,三楼窗户上还贴着褪色的"勤工俭学"海报。这座本该热闹的建筑却像被抽走了灵魂,只有零星几个学生匆匆穿过底层商铺。
"学姐,那边不是有小卖部吗?"我指着红房子底层的玻璃门,冰柜的荧光在阴影里明明灭灭。
戴圆框眼镜的学姐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校庆日,摄影社想拍红房子特辑,结果三脚架刚支起来就散架了。听说..."她突然被同伴拽了下胳膊,两人快步消失在林荫道尽头。
开学第一周,我在学生活动中心排练时总忍不住看窗外。傍晚六点的夕阳把红房子染得更艳,像是凝固的血痂。勤工俭学中心的王老师边整理资料边说:"你们这届运气好,当年红房子四楼还是自习室的时候..."他突然噤声,钥匙串在暮色中发出细碎的响。
真正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十月的某个雨夜。社团活动拖到十点半,我举着伞往宿舍跑,经过红房子时鞋跟卡进了地砖缝隙。雨幕中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重物砸在木板上。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间隔精准得可怕。雨伞"啪"地摔进水洼,我僵在原地数到第七声,钉击声突然变成指甲抓挠木板的刺响。
"同学?"巡逻保安的手电光劈开雨幕,"快闭寝了。"他顺着我的目光看向红房子,黄铜钥匙在腰间叮当乱晃:"三年前就说要拆,施工队来了三次都出事。上个月又有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现在连校领导都不敢..."
寒假归来时,红房子外围起了两米高的钢板墙,锈迹斑斑的围挡上贴着封条。打印店老板娘蹲在路边烧纸钱,火星被风卷着贴在围挡缝隙里。"正月里动土不吉利。"她往火盆里扔了把元宝,"当年出事就是在中元节后。"
我开始刻意收集关于红房子的碎片。图书馆旧报纸堆里,2007年8月31日的校报角落有则启事:"请暑期留校同学勿在红房子四楼逗留"。论坛里有个2010年的帖子,楼主说自己重修时发现404教室地板有新补的木板,跟帖都在调侃"钉子杀人魔传说"。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2017年校庆日。那天中午,我举着冰棍穿过广场,看见戴安全帽的男人正往围挡上贴告示。鲜红的"危房"印章下,施工日期赫然写着"2015年9月-2016年6月"。围挡缝隙里,红房子外墙的爬山虎已经枯死,却仍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态。
深夜十一点四十七分,我贴着钢板墙缝隙往里看。月光下,四楼某扇窗户的玻璃裂成蛛网状,裂缝中心有个硬币大小的圆孔。正要凑近时,身后传来碎石滚动的声响。穿褪色工装的老头握着强光手电,他左腿不太灵便,走路时发出金属摩擦声。
"小姑娘,这个不能看。"他指甲缝里嵌着黑红污渍,"03年加固房梁时,我在西南角挖出过裹着校服的..."警报器突然尖啸,老头像被烫到似的缩回阴影里。我狂奔出两百米后回头,围挡缺口处隐约有个人影,举着榔头般的黑影一下下砸向虚空。
毕业典礼那天,我特意绕到红房子北侧。经年雨水在钢板上冲出褐红痕迹,像干涸的血流。新来的学妹抱着课本经过,我听见她们笑着说:"据说对着围挡拍照会出现..."风突然卷起沙尘,钢板共振发出呜咽,恍惚间又听见那规律的敲击声。
如今每次同学聚会,当年听到的钉击声都会在醉意中愈发清晰。去年校庆直播里,红房子依然裹着那身锈甲,倒是周围新修的玻璃幕墙映得它愈发猩红。有在住建局工作的同学透露,去年检测报告显示红房子结构安全等级其实是B级。
"但每次准备拆除,就会出各种意外。"他转动着酒杯,"就像有什么在阻止...或者说,守护着那个地方。"
今年清明回校,发现围挡缝隙里生出几株野梅。暗红花瓣落在钢板基部,像极了那年我摔在水洼里的伞面。暮色渐浓时,隐约听见钢板后传来脚步声——不像是巡逻保安的胶底鞋,倒像是老式皮鞋跟敲击水泥地的声响,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与我相隔二十公分的钢板内侧。
喜欢民间故事录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民间故事录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