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来才行。
歇息片刻后,大军再次启程。
队伍朝着宛城方向,缓缓前行。
直到天色渐暗,才寻了块地方扎营。
带着这些累赘,耗时自然更多。
不过如今张绣,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刘表的军粮未到,他难以施展拳脚。
大军出行,只带了些干粮面饼,
食物不多,更何况为防万一,
张绣带了五千人马,每人只携五日口粮。
如今路途才走一半,又多了数百百姓和荆州书院的学子。
粮食顿时不够用了,派人查看一番,
附近人烟稀少,若去城镇买粮,
大批交易难免引人怀疑。
只能先忍着,让士兵猎些野兔果腹。
不过接下来行军,得加快速度了。
不然自己怕是要饿得掉辈分。
夜深时,张绣已沉沉睡去。
唯有守夜的士兵,仍目光炯炯,
不敢丝毫懈怠,怕有人趁夜逃跑。
一顶军帐内,诸葛亮、庞统、崔州平、石韬、孟建几人围坐。
庞统眼神发亮,
将白天从张绣那听来的话尽数复述。
几人听后暗生疑虑。
石韬性子最直,沉思片刻,
一边点头称赞,一边笑着说道:
“士元,你该不会真想投靠张绣了吧?”
“他一个粗人,能说出这般大义之言?我可不信。”
崔州平也点头附和,低笑道:
“估计就是这样,士元你莫不是已投张绣,
此番奉命来劝我们?”
听好友质疑,庞统急得抓耳挠腮。
沉默半晌,才开口道:
“别开玩笑,我有多少文才,你们还不清楚?”
“若论谋略权术,我或许稍有长处,
可要口吐妙语,那是诸葛贤弟的能耐。”
诸葛亮闻言气急,尴尬地摸摸鼻子。
“士元兄别乱说,我心向汉室,
张绣不过西凉余孽,我怎会屈从?”
“况且,这种妙语……
我自知没这等学问,怕是几位先生也……”
说到这,诸葛亮突然停住。
几人无奈叹息,知道他所言不假。
孟建低声自语: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为生民立命,为乱世开太平!”
“好一个张绣,此志向不正是我等所求吗?”
“想不到他一介武夫,竟有如此胸襟,我自愧不如!”
听孟建此言,几人沉默下来。
其中唯有孟建与徐庶出身寒门,
更在意百姓疾苦,而非功名利禄。
这话最能触动他,石韬目光一沉,
知晓好友心思,劝道:
“公威,我们都懂你的志向是为民谋福。
可张绣身份太尴尬,若非西凉出身,
能说出这等豪言,我愿陪你试试,可还是得慎重……”
帐内气氛顿时沉寂。
庞统轻叹一声,心中暗自后怕。
白天他差点没忍住向张绣拜服,
幸好及时克制住了。
诸葛亮年纪最小,不过十七八岁,
却已显得极为老练。
他轻叹道:
“能说出这等壮语,还放走徐元直,
此人确有忠义,可惜要为乱世开太平,
汉室不兴,何谈太平?”
庞统暗摇头,低声道:
“汉室早亡,你还没看透吗?
天子软弱,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傀儡。”
诸葛亮闻言沉默不语,
不愿争辩,只是摇头,眼露深思。
片刻后,孟建微微一笑。
“诸位,张绣虽是董卓旧部,西凉出身,
可谁听说他做过恶事?
据我所知,他与叔父张济治军严明,
因此与西凉军格格不入,被排挤到边远之地。”
崔州平微微皱起眉头,轻摇着头道:“公威,你说的这些我们自然明白,可世人会如何看待我等?”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不过是助纣为虐罢了,清白之身岂能屈从贼人?”
话音刚落,几道惊讶的目光齐齐投来。
崔州平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低声嘀咕:“我,我并非那个意思……”
孟建却摆手止住他,淡笑一声:“我孟建只求独善其身,若张绣真有此志向,我纵死百次也无憾,心意已决,无需多劝。”
他目光一扫众人,又道:“况且我若投奔张绣,还能保你们周全。”
见他如此模样,几人暗自叹息。
孟建孑然一身,可他们却不同。
诸葛氏乃琅琊名门,祖上曾出高官,庞统更不必说,庞德公名震荆襄,声名远扬。
崔州平出身博陵崔氏,家族传承数世纪,虽不逊清河崔氏,但如今族人多隐居避世,不卷入诸侯争斗。
石韬则是颍川石氏嫡子,能在颍川立足的世家,哪个不是祖辈显赫一时?
身份悬殊,他们无法如孟建般洒脱。
看着好友毅然抉择,众人只能无奈轻叹,却不知如何再劝。
喜欢三国解锁人物模板,曹贼精神永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解锁人物模板,曹贼精神永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