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太平军船队远去,赵铁柱忧心忡忡:"帮主,得罪了太平军,恐怕..."
"怕什么?"何开仑冷哼一声,"太平军与徽帮勾结已久,本就是我们的对头。传令下去,加强码头防备,同时派人回宝庆府通知乡亲们提防太平军报复。"
一个月后,长沙湘军大营。
何开仑带着两个亲信,穿过层层守卫,来到刘长佑的营帐前。这位湘军新秀将领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虽然年仅三十出头,却已战功赫赫。
"宝庆帮何开仑,拜见刘将军。"何开仑抱拳行礼。
刘长佑放下手中兵书,仔细打量着这个江湖闻名的船帮帮主:"何帮主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何开仑直言不讳:"太平军已攻陷岳阳,不日将北上武昌。我宝庆帮与太平军结下梁子,特来寻求湘军庇护。"
刘长佑眉毛一挑:"哦?据我所知,江湖帮派向来不参与朝廷战事。"
"太平军勾结徽帮,欲断我水路生计。"何开仑沉声道,"且石达开野心勃勃,若让其占据长江水道,对湘军亦是大患。"
刘长佑沉思片刻:"何帮主想要什么?又能给湘军什么?"
"湘军若保我宝庆帮水路生意,我愿为湘军运送粮草军械,分文不取。",何开仑斩钉截铁,"宝庆帮三千船工,数百条船,可保湘军水路畅通。"
帐内烛火摇曳,刘长佑突然拍案而起:"好!何帮主快人快语,刘某就交你这个朋友!"
当夜,两人把酒言欢,详谈合作细节。何开仑得知湘军正缺水路运输力量,而刘长佑也了解到宝庆帮在长江流域的强大实力。
临别时,刘长佑亲自送何开仑出营:"何帮主放心,湘军即日派一营兵力驻守宝庆码头。
另外..."他压低声音,"曾侍郎的弟弟国荃大人对宝庆帮颇为赏识,或可安排一见。"
何开仑心中一震。曾国荃乃湘军核心人物,若能得其支持,宝庆帮地位将更加稳固。
回到武昌后,何开仑立即着手整顿帮务。有了湘军支持,宝庆帮势力迅速扩张,不仅夺回了被徽帮占据的所有码头,还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汉口。
咸丰六年春,宝庆码头张灯结彩,蓝底白字旗迎风招展。
码头上搭建了高大的彩棚,湘军士兵与宝庆帮众混杂而立,气氛热烈而紧张。
"来了!来了!"了望的兄弟高声喊道。
江面上,三艘装饰华丽的官船缓缓驶来,船头站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是湘军大佬曾国荃。
何开仑整理衣冠,率领帮中骨干列队相迎。当曾国荃踏上码头时,何开仑单膝跪地:"宝庆帮何开仑,恭迎曾大人!"
曾国荃连忙扶起:"何帮主不必多礼。久闻宝古佬英勇善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场后来被称为"丙辰会"的盛会持续了三天。白天检阅帮众操练,晚上则是盛大宴席。
曾国荃对宝庆帮的组织纪律赞不绝口,当众宣布湘军将与宝庆帮结为兄弟之盟。
宴席上,酒过三巡,曾国荃拉着何开仑的手说:"何帮主,有你宝庆帮守护水路,我湘军如虎添翼。他日平定长毛之乱,你当记首功!"
何开仑谦虚几句,心中却明白,宝庆帮能有今日地位,全靠湘军支持。乱世之中,唯有依附强者才能生存……。
咸丰九年秋天,湖北武昌,宝庆码头话事堂,一个风尘仆仆的探子匆匆赶来,在何开仑耳边低语几句。
何开仑脸色骤变,但很快恢复常态。
当天晚上,何开仑召集心腹紧急议事。
"刚收到消息,"他声音沉重,"石达开率十万大军,正向宝庆府进发。"
众人哗然。赵铁柱拍案而起:"这狗贼是要报复当年武昌之辱!"
何开仑点点头:"石达开记仇,此番必是冲我宝庆帮而来。宝庆府是我们的根,乡亲父老都在那里。"
"帮主,我们该怎么办?"众人齐声问道。
何开仑沉思良久,突然起身:"备船,我要再去见刘长佑将军。
另外,传令所有能战的兄弟,三日后随我回宝庆府!"
窗外,长江水滚滚东流,暗流涌动。何开仑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宝古佬从不畏惧风浪,他们生于水,长于水,即使面对惊涛骇浪,也要勇往直前。
长沙的拳头、宝庆的铳,那长毛要想占据我们宝庆,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所拥有的实力。
当年你石达开打不进长沙,今日你石达开就能打进我宝庆府?站在江中的毛板船上,何开仑目光如注。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花屋湘军传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