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笑着把手机递回去:“您以后可得多注意,手机丢了多耽误事儿。”老爷子接过手机,查看里面重要数据都没丢,对眼前这个热心的小伙子好感倍增,也暗暗记住了他。
没想到今儿手机出毛病,又跑这儿来了。
想到这,林轩忍不住开口:“老爷子!您不就是上回在我这儿落了手机那位吗?”
老爷子有气无力地说:“嘿!小伙子还记着我呢!可不就是上次在你这儿丢手机那老头子嘛!说真格的,多亏你帮我拾着,不然啊,这手机指不定就打了水漂儿,咳咳咳……再找不着喽!”
林轩边检查手机,边打趣道:“您呐,往后可得把这宝贝手机看严实喽!嘿!您瞅瞅,这手机还带全息投影呢!我这玩了这么多年电子设备的主儿都眼馋,指定值老鼻子钱了,好家伙!”
老爷子客气道:“这手机是我搞科研那老哥们儿送的玩意儿,就鼓捣了个全息投影,看着新鲜,其实没啥大用!好家伙,这手机可不便宜呢!但您要问我啊,贵倒在其次,关键是里头存的那些资料,要是没了……咳咳咳……”
他艰难地顺了顺气息,身体看着越来越不舒服,没再说下去。
林轩瞧着老爷子身体不好,关心地问:“嘿!咱爷儿俩好歹也见了两回面儿了,还不知道您贵姓呢!我瞅着您老总在隔壁大学门口晃悠,指定是那儿的博士教授啥的吧?就您这学问,摆弄个手机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您这身子骨看着也不硬朗,咋不派个学生跑腿儿,非亲自跑这一趟呢?”
老爷子虚弱地靠在椅子上,苦笑道:“我姓陈!可不就是隔壁帝都大学的教授嘛。嗨,这不就是混了个博士,瞎对付事儿嘛!嗨!跟您说,我老伴儿走得早,膝下也没个一儿半女的,身边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这不,里里外外都得我自个儿张罗……咳咳咳……”
陈教授扶着胸口缓了缓气,接着说道,“虽说在科研这一亩三分地上,我还算有点见识,但修手机这活儿,讲究的是精细操作和实战经验,我还真玩不转。再者说了,最近一门心思扑在戴森结构体的研究上……得嘞!跟您说这些科学术语,估计也是鸡同鸭讲。就这段日子,忙得脚不沾地,身子骨都快散架了,哪还有闲工夫琢磨修手机的事儿?咳咳咳……”
林轩听了,心里对这老者多了几分敬意和怜爱,手上不停,专注地修理手机,没过多久就修好了。
2.3 命运的意外转折
陈博士道了谢,有些费劲地站起身,拿着手机准备扫码支付工钱。
可就在他解锁屏幕的瞬间,一封电子邮件突然跳了出来,标题触目惊心:《报告分析,通过戴森结构体严重危害地球生态的推测,地球文明预计3个月左右灭绝》。
陈博士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仿佛那上面写的是催命符。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嘴唇微微哆嗦,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屏幕上显示:“……通过分析NASA宽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数据,发现太阳辐射中出现了与戴森结构体理论高度吻合的异常特征:可见光波段衰减22%,中红外辐射激增300%。可以肯定,太阳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个不明来路的戴森结构体……”
林轩看到陈博士的反应,心里一惊,忍不住问道:“陈教授,您怎么了?这邮件里写的到底是什么啊?”
陈博士没有回答,只是快速滑动屏幕,浏览报告的关键内容。各种复杂图表和数据不断闪过,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他心上。
屏幕接着显示:“戴森结构体正以每小时0.03%的速度吞噬太阳辐射能。这套基于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构建的末日模型,将地球生态崩溃时间锁定为90天5小时16分。”
林轩看着陈博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忍不住又问:“教授,您别吓我啊,这到底是啥东西?”
陈博士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林轩,嘴唇微微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说到这戴森结构体,其实是由自修复纳米机器人构成的戴森云。这些纳米机器人就像宇宙里的“贪吃虫”,不仅能吞噬恒星物质,还能自我复制,越聚越多。
这段时间,太阳出现的细微异象,全球气候的异常,确实让陈博士等少数科学家起了疑心,他们日夜投身研究。
可真等到证实这个最坏结果,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最近,天文观测早就有了征兆:太阳表面出现大片黑色斑块,就像被人泼了墨;全球极光出现的频率暴增300%,五彩斑斓的极光整夜闪烁,美得诡异;地里的农作物也开始变异,玉米长出了奇形怪状的穗子,小麦的麦穗变得又黑又硬。
而且,地球电离层已经出现了空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