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动力系统安装,状况频发
在安装化学动力系统时,搬运发动机成了第一个难题。
发动机又大又重,林轩和ROB1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挪到指定位置。
固定发动机时,林轩发现预留的螺栓孔居然对不上,他气得直跺脚:“这怎么回事?量子之灵,是不是你的设计出问题了!”
量子之灵迅速扫描分析后回应:“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有细微形变,稍作调整即可。”
林轩只能拿着工具,一点点地扩孔、打磨,累得腰酸背痛。
好不容易固定好发动机,连接燃料管道时,管道又短了一截,他忍不住抱怨:“这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我真是服了!”
最后,在ROB1号的协助下,他们找来一截废弃的金属管,经过切割、焊接,才总算完成了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林轩深刻体会到科技制造的复杂性。
一个小小的偏差,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他一边干活,一边思考着:“科技这玩意儿,真是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细节都得精准到位。”
他也对量子之灵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要不是量子之灵能迅速分析出问题所在,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状况。
当终于完成动力系统的安装时,他长舒一口气:“可算是搞定了,希望这发动机到时候别掉链子!”
4.2 导航系统调试,波折不断
飞船导航系统安装,要把惯性导航装置固定在船体合适位置,连接好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线。
林轩全神贯注地操作着,ROB1号则在一旁递工具、帮忙固定线路。
当进行初步调试时,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根本无法稳定。
“怎么会这样?明明线路都接好了啊!”林轩皱着眉头,反复检查线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量子之灵介入检查后发现,是一个传感器的校准参数错误。
林轩按照量子之灵的提示重新校准,可刚调整完,又出现新问题,导航系统与飞船的控制系统无法通信。
他无奈地拍了拍脑袋:“这导航系统是跟我杠上了吧!”
经过一番排查,原来是接口处的一根针脚弯曲了,重新弄直后,通信终于恢复正常,林轩这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这些问题,林轩内心充满了挫败感,但他没有放弃。他不断告诉自己:“困难再多,也得一个个解决,不能被这点问题吓倒。”
在调试过程中,他也逐渐理解了导航系统对于飞船的重要性,就像眼睛对于人的作用一样,没有准确的导航,他们在太空中将寸步难行。
当导航系统终于调试成功时,他兴奋地对ROB1号说:“看,咱又攻克了一个难关,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4.3 辐射屏蔽层铺设,小心翼翼
辐射屏蔽层安装需格外细致,把从CT室拆解的5mm铅玻璃与外卖锡箔盒、冰箱聚氨酯泡沫组成复合夹层,按特定顺序层层叠加,并用特制金属框架固定。
铅玻璃又厚又重,林轩和ROB1号搬运时小心翼翼,生怕磕碰到。
在安装金属框架时,一颗螺丝怎么也拧不进去,林轩用力过猛,螺丝刀打滑,差点戳到自己的手。
“这破螺丝,是故意跟我作对吧!”他嘟囔着,仔细查看才发现螺丝孔里有杂物,清理干净后,终于顺利拧上螺丝。
每固定一层材料,林轩都要用仪器检测贴合度,确保没有缝隙,因为这辐射屏蔽层关乎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死安危。
林轩在铺设辐射屏蔽层时,心中充满了敬畏。他知道,在太空中,辐射是致命的威胁,这层屏蔽层就是他们的生命保障。
每一个动作,他都做得格外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他一边操作,一边思考着科技与生存的紧密联系:“要是没有这些科学知识,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抵御辐射,科技真是我们在绝境中生存的依靠啊!”
当完成辐射屏蔽层的铺设后,他长舒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这层屏蔽层能发挥作用,保护他们在太空中的安全。
4.4 离心重力舱组装,参数较量
离心重力舱组装,要把三台共享单车轮毂焊接成等边三角形框架,安装在飞船内部特定位置。
连接洗衣机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再利用手机陀螺仪芯片搭建PID控制系统,实现对重力舱旋转速度和加速度的精确控制。
焊接轮毂时,由于材质特殊,焊接点老是不牢固,林轩反复调整焊接参数,才总算成功。
在调试重力舱时,电机转速不稳定,导致模拟的重力时大时小。
“这电机怎么跟抽风似的!”林轩一边调试参数,一边和ROB1号吐槽。
经过多次调整PID参数,还更换了一个电机部件,重力舱终于能稳定产生0.3g的持续加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林轩深刻感受到科技的精妙之处。看似简单的零部件,通过科学的组合和控制,就能实现复杂的功能。
他不断尝试、调整,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了PID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他也意识到,在科技制造中,参数的精准调整至关重要,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当离心重力舱终于调试成功时,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太棒了!这下我们在太空中就不用担心失重的问题了!”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