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一路上,军队士气高昂,士兵们都为这场胜利而自豪。然而,朱宇轩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注意到朱高煦看他的眼神愈发阴沉,而且身边总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徘徊。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他猜测朱高煦可能会在归途中对他不利。
朱宇轩没有将这份担忧表露出来,而是暗自做着准备。他一方面加强了自己身边的护卫力量,挑选了军中最为忠诚可靠的士兵贴身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他也密切关注着朱高煦的一举一动,试图提前察觉他的阴谋。
这日,大军行至一片山谷。山谷两侧山峰陡峭,地势险要,是设伏的绝佳地点。朱宇轩心中警铃大作,他立刻找到朱高煦,说道:“王爷,此处地势险峻,恐有埋伏,我军需加快速度通过,不可在此停留。” 朱高煦冷笑一声,道:“你未免过于胆小了,这一路都平安无事,哪来的埋伏?况且大军行军疲惫,也该在此稍作休息。”
朱宇轩心中明白,朱高煦这是故意不听他的劝告,很可能已经与埋伏在此的人勾结好了。但他不能强行阻止大军休息,否则会引起朱高煦的怀疑,导致局面更加难以收拾。于是,他只好暗中传令自己的护卫队,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大军刚在山谷中停下不久,四周便突然响起了喊杀声。一群黑衣人从山谷两侧的树林中涌出,如潮水般向明军冲来。朱宇轩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这是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朱高煦假装惊慌失措地喊道:“不好,有埋伏!朱宇轩,你快想办法!”
朱宇轩冷哼一声,心中对朱高煦的虚伪厌恶至极。但此时无暇多想,他迅速拔剑,大声喊道:“将士们,不要慌乱,听我指挥!弓箭手准备,先压制敌人的进攻!” 在朱宇轩的指挥下,明军迅速组织起防御。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向黑衣人射去。一时间,箭如雨下,黑衣人倒下了一片。
然而,黑衣人似乎并不畏惧,他们冒着箭雨继续冲锋。朱宇轩见状,知道仅靠防御无法彻底击退敌人,必须主动出击。他带领着自己的护卫队,向黑衣人冲去。朱宇轩身先士卒,手中宝剑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黑衣人纷纷倒下。他的护卫队也个个勇猛无比,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
朱高煦在一旁看着朱宇轩与黑衣人激战,心中暗自得意。他以为朱宇轩此次必死无疑,等黑衣人解决了朱宇轩,他再出来收拾残局,将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却没想到,朱宇轩的武艺如此高强,黑衣人一时间竟难以将他拿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朱宇轩突然发现黑衣人中有一个首领模样的人,此人武艺高强,指挥着黑衣人作战。朱宇轩心中一动,决定擒贼先擒王。他瞅准一个机会,身形一闪,向着那首领冲去。那首领见朱宇轩向自己冲来,也不畏惧,挥刀迎了上去。
两人瞬间交手,刀光剑影闪烁。朱宇轩发现这个首领的刀法凌厉,招式诡异,绝非普通的杀手。但他毫无惧色,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智慧,逐渐占据了上风。经过一番激战,朱宇轩看准对方的破绽,一剑刺出,正中那首领的胸口。首领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黑衣人见首领被杀,顿时阵脚大乱。朱宇轩趁机大喊:“敌人首领已死,大家不要慌乱,全力反击!” 明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与黑衣人展开最后的决战。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
朱高煦见势不妙,心中暗叫不好。他没想到朱宇轩不仅识破了他的阴谋,还成功击退了黑衣人。他担心朱宇轩会将此事宣扬出去,让他在皇上面前失宠。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污蔑朱宇轩与黑衣人勾结,意图谋反。
待战斗结束后,朱高煦故作愤怒地指着朱宇轩,对众将士说道:“大家都看到了,这些黑衣人分明是朱宇轩勾结来的,他意图谋反,谋害本王!来人啊,将朱宇轩拿下!” 众将士听了,都面露疑惑之色。他们亲眼看到朱宇轩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怎么可能是谋反之人?
朱宇轩心中大怒,他没想到朱高煦竟如此卑鄙,妄图颠倒黑白。他冷笑道:“汉王殿下,你这是贼喊捉贼!分明是你勾结黑衣人,意图谋害于我,现在竟想污蔑我谋反。在场的将士们都可以作证,我朱宇轩一心为大明,为了击退敌人,不惜舍生忘死。你如此行径,良心何在?”
众将士听了朱宇轩的话,纷纷点头。他们在战场上见识过朱宇轩的英勇,对他的为人也颇为敬佩,自然不相信朱高煦的污蔑。朱高煦见此情形,心中愈发恼怒,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此时若强行拿下朱宇轩,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满,导致军心大乱。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望去,只见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原来是朱瞻基得知大军在归途中遇袭,放心不下,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前来接应。朱瞻基赶到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心中对朱高煦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