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内殿,苏明玉正对镜梳妆,青黛描眉,胭脂点唇。
镜中女子眉目如画,一袭湖蓝色宫装衬得肌肤胜雪,发间只簪一支素银步摇,清雅却不失贵气。
"太子妃,长公主府上送来帖子,邀您今日赴春日宴。"青梅捧着烫金请帖进来,神色却有些犹豫,"奴婢听闻,长公主特意请了几位世家贵女作陪。"
苏明玉指尖一顿,唇角微微勾起:"哦?"
青梅低声道:"长公主素来疼爱太子殿下,如今殿下贵为储君,她怕是也和前朝那些大臣一样,起了别的心思。"
"昨天殿下还因为大学士劝他纳妃的事气得吃不下饭,他们说我是什么来着?”
青梅不敢吭声。
“哦对了,他们说我是在世妲己。这可真是造谣一张嘴。”
苏明玉轻笑,将帖子搁在案上,“本宫这个‘始作俑者’,连战场都上得,还会怕他们?”
“青梅,备车!"
长公主府的春日宴办得极尽奢华,园中花团锦簇,丝竹声声,贵女们衣香鬓影,笑语嫣然。
苏明玉踏入花厅时,原本热闹的场面微微一滞,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她,有探究,有轻蔑,亦有幸灾乐祸。
"太子妃可算来了。"长公主端坐主位,一身绛紫华服,金钗步摇熠熠生辉,面上带笑,眼底却十分冷硬。
"本宫还以为,太子妃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呢。"
苏明玉福身一礼:"姑母设宴,明玉岂敢怠慢?"
长公主轻哼一声,抬手示意她入座,却故意将她安排在末席,与几位尚未出阁的贵女同坐。
席间,长公主笑意盈盈地介绍:"这位是镇国公府的嫡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这位是礼部尚书家的千金,最是温婉贤淑。"
"这位……"
苏明玉垂眸饮茶,唇角噙着淡笑,仿佛对长公主的用意浑然不觉。
长公主见她不接话,也把她的态度摸了个大概。
酒过三巡,长公主忽然笑道:"太子妃出身武将之家,想必不擅风雅之事。
不如让几位贵女献艺,也好让太子妃开开眼界?"
众人掩唇轻笑,目光若有似无地扫向苏明玉。
苏明玉搁下茶盏,抬眸浅笑:"姑母盛情,明玉自当欣赏。"
一时间,园里的闺女们争奇斗艳,好不热闹。
这其中镇国公府的嫡女杨钰颖,身为京城出了名的才女,最受众人关注。
据说当初二皇子费尽心思的想要求娶杨小姐,可镇国公始终觉得形势未明,圣心难测,不愿将宝压在二皇子一人身上。
如今看来,这镇国公当真是未雨绸缪。
杨钰颖年方17,生得一副江南女子的柔美。
单看容貌确实也是出类拔萃了。
但要说这琴技,苏明玉听得直皱眉头。
要说大夏琴技好的,除了三娘,就是宫廷里的御用琴师章娘子了。
杨钰颖正是是从章娘子,她弹琴的技法确实不错,但却只学了个形,未得其韵。
整首曲子下来,不禁让人赞叹当真厉害,却听不出曲子的意境。
这对听惯了三娘琴声的苏明玉来说,简直是不堪入耳。
一曲终了,杨钰颖盈盈起身,面对众人的恭维,她红着脸,对长公主微微福身。
长公主满意地点头,转头看向苏明玉:"太子妃觉得如何?"
苏明玉微微一笑,不怎么客气的说道:“琴,不是这么弹的。”
长公主挑眉:"哦?太子妃懂琴?那不如太子妃也奏一曲,也让本宫开开眼?"
席间霎时安静,众人屏息,等着看太子妃出丑。
苏明玉不慌不忙,起身走到厅中央,从容的坐在那架琴前。
“方才离得远没注意,杨小姐这琴,竟是古琴之首的‘洛桑’。
不知此琴杨小姐可否借本宫用一用?”
杨钰颖错愕了一瞬,试探的看了长公主一眼。
“既然太子妃想试试,就让她试试。”
苏明玉素手轻拂琴弦,指尖一挑——
"铮!"
一声清越琴音破空而起,如寒泉击石,瞬间震住满座喧嚣。
众人尚未回神,苏明玉十指已如蝶穿花,一曲《广陵散》倾泻而出。
琴音起初低沉如诉,渐转激昂,似千军万马踏破冰河,又似孤鹰掠过长空。
指法之凌厉,意境之磅礴,竟比方才贵女们软绵绵的曲调高出不知几重境界!
琴音戛然而止时,满座鸦雀无声。
镇国公嫡女脸色煞白,手中罗帕几乎要被绞烂。
苏明玉却像没事人一样,淡定起身。
"听闻礼部尚书千金书法一绝?"苏明玉不等众人反应,已走向书案,执笔蘸墨,"明玉斗胆,请诸位品评。"
狼毫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她边写边朗声吟诵:
"朱门竞艳妆,粉黛斗春芳。
不识边关骨,空谈锦瑟香。"
诗成笔收,满座哗然!
这哪里是寻常闺阁诗词?
分明是讽刺满园贵女只知涂脂抹粉,不识家国疾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