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人似乎都有一种韧劲。
一旦决定了要干什么事,那就能豁出去、拼尽全力去干,力求早日将事情给做成。
放在建设猪圈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刘家所有男人、女人一齐上阵,男的负责干体力活,女的负责做饭、洗碗、烧水这些后勤工作,除此之外,还在生产队里找了10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来帮忙。
每人一天给1块钱的报酬,外加管中午一顿饭。
菜里有肉,饭管饱。
半晌还有绿豆糖水喝。
这么优厚的条件,让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干劲十足,就算是大中午烈日当空,也没人肯停。
所以,猪圈的建设效率很高,进度很快。
在众人的商量下,
猪圈充分利用了因地制宜,那一排10间的猪舍,并没有用砖石来垒,而是直接靠山打窑。
由于是给猪住,所以空间不用特别大,窑洞也不用太高,而且也不用加盖顶,直接就是现成的。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窑洞里面冬暖夏凉,猪的居住环境舒适度大幅提升。
这就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不到半个月,一个稍具现代化且成规模的猪圈就建成了。
包含10间猪舍,每间都有独立的食槽、水槽、排污沟,以及集粪池,还有三间大饲料仓,一个人力磨盘,一个大门和一片平整的土地。
猪圈盖好的第三天,
刘家众人集合于此,刘树德让刘青山点燃一挂火鞭,说他是家里气运最好的人,这挂火鞭他来放,能给整个猪圈都带来好运。
推辞不过,刘青山便点燃了火鞭。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9头猪崽和1头半大的家猪都搬进了新居之中。
猪舍中很凉爽还很干净,这让它们都有些不适应,哼哼唧唧到处乱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
不过随着饲料被倒进食槽中,闻到那浓郁的香气,它们就都被吸引了过来。
之前拉回来的臭鱼烂虾、螃蟹贝壳等都被太阳晒干了一部分,通过石磨碾成粉末,再加上豆饼、麸子混合而成的饲料,几乎就是瞬间就把这群猪给迷住了。
它们一个个埋头在食槽中大快朵颐,吃的哼哼唧唧直叫唤。
养猪大业,就此走上了正轨……
就当刘家众人沉浸在养猪大业开张的巨大欢喜之中时,
远隔千里之外的燕京大学里,正有一个身材瘦小、肤色黝黑的年轻人坐在未名湖畔,满脸惊慌,身子都在不停的颤抖。
他似乎处于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中,那额头上都布满了汗珠。
他的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一封信。
由于用力过大,那信已经被攥成了一团,皱巴巴的。
“刘青山,你怎么了?不会是不舒服吧?”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关切的声音,一个梳着麻花辫,身穿黄色连衣裙的姑娘站在他身后。
这姑娘身材高挑,五官虽不是特别精致能给人一种惊艳之感,但也算是端正。
尤其是她的穿着很洋气,除了那一身连衣裙之外,脚上还踩了一双低跟白色凉鞋,配着一双小白袜。
她站在那里,气质与众不同,和她身边的另一个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啊!”
年轻人猛的回头,一脸惊慌失措,仿佛是正偷东西被人抓了个现行。
他脸色胀红、结结巴巴道:“没……没事!”
于曼妮眨了眨眼,目光又打量了下,随即掩嘴娇笑,“咯咯~你这哪里像是没事呀?分明就是有事,你说是吧王芳?”
她身旁那个脸上长雀斑的姑娘,也笑了起来,“口是心非!不过人家不愿意说,咱们又何必勉强?”
“大家都是同学,能帮就帮嘛,刘青山你如果有困难的话……”
“没有没有!谢谢于同学,谢谢你的好意,额真没有困难,谢谢了!”
于曼妮和王芳哈哈大笑,“刘青山,你家乡的方言真有趣。”
“……”
年轻人的脸更红了,还火辣辣的,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心里暗骂自己:咋又忘了?不是说了以后要学燕京话吗?咋又说额了?该死!!
他挠了挠头,嘿嘿的笑着。
这时,王芳突然道:“哎,刘青山,那几首诗是你写的吗?”
“啊?什么诗?”
“你不知道?”
年轻人一脸茫然的摇头。
于曼妮拉了下王芳的胳膊,然后笑道:“就是最近大家都在传颂的那几首诗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还有那首也非常惊艳!”
王芳跟着朗声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她一口气将整首诗都朗诵了一遍,脸上满是陶醉和佩服。
于曼妮笑道:“这两首诗的作者也叫青山,我们还以为是你写的呢。看来是重名了……再见,刘青山同学。”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赶紧挤出笑容冲着她们挥了挥手。
直到两人走远,他挺直的腰杆陡然弯了,如释重负,后背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