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刘青山的提点,
杨天兴不再耽搁,他去和刘树德说了会儿话便上车离去,将他送走后,刘青山又去了知青点。
到那里一问,李长征还没有回来。
算算时间,李长征都走了将近一个月。
‘希望他此行能顺利吧……’
别的忙,刘青山也帮不上,他只好在心里默默祝愿。
想来问题不会太大,毕竟前世时李长征的父亲都复出了,不但复出还登上高位,那这一世没可能还不如上一世。
从知青点回来,他便开始准备晚饭。
红烧肉、排骨这段日子家里没少吃,感觉有点吃腻了。
于是今天在水库,刘青山用竹竿自制了个鱼竿,找棵大树往下面一坐,就开始钓鱼。
如此明目张胆、正大光明?
没错。
就是这么的嚣张!
没办法,刘青山现在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
他虽然是水利员,但又是登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的作家,还和一帮省城来的水利专家处成了忘年交。
这让县里还有农林局的领导一个个都很服气,没谁觉得眼气眼红。
今天运气不错!
半天时间,刘青山一共钓上来6条鱼。
给爷爷、大爸、二爸家各送一条大的,自家留3条小的。
晚上他准备做个红烧鱼,再做个炸鱼块。
刮鳞去鳃、开膛破肚、腌制等流程,他有条不紊慢悠悠的干着,等到天色渐黑时刘茂财、王凤仪、刘青松他们三个回来了。
“哥,你做的啥饭?这么香!”刘青松吸了吸鼻子,一脸的兴奋。
刘紫苏脆生生道:“二锅,大锅今天炸的鱼,可香啦!”
说着,她又嗦了嗦自己的手指头。
刘青山看的好笑,“别嗦了,来,再给你一块。”
“好!!”
日子就在这种平淡又温馨的氛围中逐渐渡过,转眼间就又过去了5天。
这天刘青山刚拎着鱼篓从河边回来,就听到一阵车铃声,对这声音他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每隔几天几乎都能听到一次。
扭头一看,果然是邮递员高红军。
“青山,你的信!”
“哎,来了。高叔,谢了啊。”
“客气啥,这不就是额的工作。”
“咦?这么多?”
刘青山发现高红军递过来两个信封,又掏出来一个小包裹。
“两个从燕京来的,一个从沪上来的。”
“哦。”
接过一看,
两封信分别是《人民文学》编辑部和《收获》编辑部寄来的,那个小包裹则是朱霖寄来的。
刘青山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看信。
这次《人民文学》给自己写信的人还是邹荻帆,他先是在信里对刘青山大肆进行一番夸奖称赞。
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很有古时先贤之风骨。
又说他‘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如今10首佳作问世,不日一定能在文坛取得一番耀眼的成就!
总之,就是一通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夸!!
看的刘青山心情愉悦,心说自己的人设打造算是初步成功了。
夸完之后,
邹荻帆又说那几首诗已经刊登到了本期的《人民文学》上,还说读者反响热烈,本期的《人民文学》刚发售一天,就有燕京读者亲自跑到编辑部送信。
要给作者‘青山’送信!
随着发售时间一天天过去,上门的读者,以及编辑部收到的读者来信,越来越多……
邹荻帆说截止到他写信,最多的一天竟然有36个读者登门,询问‘青山’在哪?纷纷要求和‘青山’对话。
这严重影响了编辑部的工作……
于是,
邹荻帆就在信里征求刘青山的意见,可不可以将他的地址公布出去?
这样的话,
以后‘青山’的读者来信就可以都直接寄给他本人了。
还有就是,目前编辑部已经收到了100多封读者来信,这些都是给‘青山’的,由于数量众多,邹荻帆询问刘青山的意思,要不要将这些信转寄给他?
如果需要的话,这部分费用就需要他本人出。
说完这些琐事之后,
邹荻帆又说刘青山上次回信中的两首新作《远和近》、《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也都过稿了,这两首作品将会刊登在下一期的《人民文学》上。
邹荻帆再次盛赞刘青山这两首新作水平犹在,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发挥。
又是一通夸!
然后又说这两首诗的稿费标准,还是最高标准——20行10元。
《远和近》的篇幅很短,全诗只有4行,24个字。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则不同,它篇幅很长,足足有45行之多,全诗数百个字。
这两首诗的总稿费则为30元!
信封里还夹了3张大团结。
最后邹荻帆鼓励刘青山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多优秀的令人惊艳的作品!
……
将邹荻帆的信放到一边,刘青山又打开《收获》的来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