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大早,邱瑾瑶就风风火火的进了书房,早膳都没用,钟无殇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着急。邱瑾瑶根据记忆,画出了现代耕犁的样子,根据现实情况,并标注了哪里用铁,哪里用木头代替。
邱瑾瑶画完才安心的去吃饭,她怕她早上想起的图忘掉。用膳时发现钟无殇还在等他,邱瑾瑶心里熨帖的很,她把图纸给钟无殇,让他一会去趟铁匠和木匠那里,把她要的耕犁给拼做出来。
用膳后邱瑾瑶给钟无殇讲了一下耕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首先呢!古代耕犁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且需要多种工艺配合的过程:材料方面“1. 木材:选择质地坚硬、韧性好的木材,如枣木、榆木等,用于制作犁身、犁柄等部件。这些木材能承受耕地时的巨大压力而不易损坏。
2. 金属:主要是生铁或熟铁,用于打造犁铧、犁壁等关键部件。犁铧直接接触土壤,需要坚硬耐磨;犁壁则辅助翻土,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弧度。”
其次制作部件方面:“1. 犁身:依据设计好的尺寸和形状,将选好的木材锯割成型。使用斧头、刨子等工具对木材表面进行修整,使其光滑平整。通过凿子开出榫卯结构,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确保犁身结构稳固。
2. 犁柄:选取合适的木材,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弯曲并削制出适合握持的形状。将犁柄与犁身通过榫卯或木楔紧密连接,方便使用者操控耕犁。
3. 犁铧:将金属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软化。通过铁匠的锻造工艺,用铁锤反复捶打,逐步将金属打造成锋利的犁铧形状。然后进行淬火处理,提高犁铧的硬度和耐磨性。
4. 犁壁:同样采用金属锻造,根据所需的曲面形状,逐步捶打成型。犁壁的弧度要精准,以保证能有效地将犁起的土翻转。”
这最后一步组装与调试:“1. 安装犁铧和犁壁:将制作好的犁铧和犁壁安装到犁身上预定的位置,通常使用螺栓或特制的卡具进行固定,确保连接牢固,犁铧和犁壁的相对位置准确。
2. 安装牵引部件:在犁身前端安装牵引装置,如犁辕等,一般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通过金属配件与犁身相连,以便牲畜牵引。
3. 调试:组装完成后,对耕犁进行调试。在平地上模拟耕地操作,检查犁铧入土的深度和角度是否合适,犁壁翻土效果是否良好。根据调试情况,对各部件进行细微调整,如调整犁柄的长度或角度,确保耕犁在实际使用中能够高效、顺畅地工作。 ”这些无殇哥你可听懂了?钟无殇表示他听懂了,邱瑾瑶心里想着(果然天道是是现在我这面的,晚上做梦都还能看到耕犁的图纸真好)。
邱瑾瑶来到书房授课,顺便查找一下玉米如何催芽。书上写着玉米催芽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使玉米苗齐、苗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玉米催芽的方法:准备工作
1. 选种: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的玉米种子,去除杂质和坏种,保证种子质量。
2. 浸种:将选好的种子倒入清水中,水面高于种子 10 - 15 厘米。一般情况下,普通玉米种子浸泡 8 - 12 小时,粉质型种子浸泡时间宜短,约 6 - 8 小时;马齿型种子可浸泡 10 - 12 小时。期间需换水 1 - 2 次,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并去除种子表面的黏液。也可使用 25 - 30℃的温水浸种,能加快种子吸水速度,缩短浸种时间。
催芽步骤:1. 催芽工具准备:准备干净的容器,如塑料盆、木箱等,在容器底部铺上湿润的纱布、毛巾或麻袋片,起到保湿和透气的作用。
2. 催芽操作:将浸种后的玉米种子捞出,沥干多余水分,均匀平铺在准备好的容器内,种子厚度以 3 - 5 厘米为宜。然后在种子表面再覆盖一层湿润的纱布或毛巾,保持种子湿润。
3. 温度控制:将容器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催芽,适宜玉米种子发芽的温度为 25 - 30℃。可以利用室内温度,也可借助恒温箱、暖炕等设备。若在室内催芽,可将容器放在温暖的房间角落,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暖炕催芽时,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烫伤种子,可在炕面上铺垫一层隔热材料。催芽期间需经常检查温度,若温度过高,及时通风降温;若温度过低,采取增温措施。
4. 保湿与翻动:催芽过程中要保持种子湿润,每天用 25 - 30℃的温水冲洗种子 1 - 2 次,冲走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同时补充水分,防止种子干燥。冲洗后沥干水分,重新覆盖好保湿物。此外,每天还要翻动种子 1 - 2 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发芽一致。
催芽后处理:经过 2 - 3 天的催芽,当种子有 80%左右露白(胚根突破种皮)时,催芽基本完成。此时,若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子放在阴凉处,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抑制芽的生长,但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芽生长过长影响播种和幼苗生长。催芽后的种子播种时,要注意避免损伤芽尖,播后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扎根生长。
邱瑾瑶把这些都摘抄下来,下午去庄子上,找到林飞一起按书上写的部奏来做。催芽部奏也跟林飞交代如何做了,林飞他还是第一次这样麻烦的种地他在心里想着。
喜欢拉天道下凡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拉天道下凡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