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柏梁台铜人,乃汉武帝时期汇聚天下金铁之精,请方士祝祷,引星辰之力铸就,本身便是一件通灵的‘法器’。其手捧承露盘,接引的并非寻常露水,而是融入了北斗星力的‘月华之精’。” 一位在洛阳河洛书院隐修的老者,对身边弟子低语,“强行拆解,必遭反噬。”
果然,马钧带人拆解铜人之时,铜人眼中竟流下青铜泪,悲泣无声。随即狂风大作,砂石呼啸,其中夹杂着无数细微的哀嚎,仿佛是长安龙脉的愤怒。高台倾塌,压死千余人,他们的“怨气”瞬间被破碎的铜柱与铜人吸收了一部分。
即便如此,曹叡依旧执迷不悟,将运回的铜人、金盘安置于芳林园新建的高台上。他又命将那百万斤重的铜柱打碎,运回洛阳,铸成翁仲、龙凤,试图镇压国运,殊不知这些沾染了“怨煞”与破坏之力的金属,反而成了吸引更多负面能量的“信标”。
少傅杨阜等人泣血上谏,言辞恳切,引历代王朝兴衰为例,指出此等行为必将招致“天谴”与“人祸”,使魏国“国运”进一步流失。曹叡却充耳不闻,他那被权力与长生欲望腐蚀的“心智”,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他甚至觉得,那些劝谏的大臣,其“意”念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不敬与诅咒。
更因宠幸郭夫人,废黜并赐死毛皇后。毛皇后死前,眼中充满了怨毒,一股阴冷的“诅咒之意”直指曹叡与郭夫人。郭夫人看似美貌聪慧,实则精通某种魅惑人心的“心法”变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曹叡的判断,使其愈发耽于享乐,疏远贤臣。
司马懿此刻虽总督军马,坐镇诸边,看似远离洛阳这旋涡,但他那深沉如海的“意”,却如同蛛网般,开始无形中渗透向朝堂的每一个角落。有传言称,司马家族传承着一种古老的秘术,能吞噬他人“气运”以壮大自身,甚至能与某些蛰伏于幽暗之处的“古老存在”进行交易,换取力量与寿命。这种秘术的代价,便是家族后代可能背负难以洗刷的“血脉诅咒”。此刻的司马懿,正冷眼旁观着曹叡的疯狂,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等待着猎物自己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正当魏国内部“怨煞”积累,人心浮动之际,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辽东公孙渊反,自号燕王。北疆烽烟再起,摇动了曹魏本已不稳的根基。这“黑暗的时代”,正一步步将所有人都拖入更深的绝望,英雄末路,王朝悲歌。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野史!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