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山西市位于越南首都河内市的西部,属于河内市管辖,它地处红河三角洲的边缘。
1970年5月,美军通过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和“猎人”低空无人侦察机对首都河内多次侦查,从众多的照片中,发现了一张可疑的情况。
这张照片拍摄的坐标是山西市的郊区,一排破旧的两层房,一个小院,似乎是废弃的一处村办小学。
因为院落中有一个大大的“K”字,引起了美情报机构的注意,经过对“K”字的反复分析,情报人员终于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于是,一个周密而详尽的计划很快送到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突袭战役的最终敲定】
1964年8月初,美国军舰在北越的家门口北部湾海域搜集水文情报时,借口遭遇到北越的鱼雷艇的攻击。
美国总统听了国家安全局的报告后,暴跳如雷,这还得了,一个小小的北越竟敢来硬的,也不掂量掂量。
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国就是想找茬而已,为自己出兵入侵北越找理由。
那为啥老美从那么远,来到东南亚去打北越?这里需要简单地把当时的背景说说:
越南在二战后经历了长期的抗法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越南被分为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越(越南共和国),分别由共产党领导和亲西方政权统治。
按照协议,越南应在1956年举行全国统一选举,但由于美国和南越政府的阻挠,选举未能举行,南北分裂成为事实。
美丽国担心的是,如果越南北方统一南越,就会实行共产主义政体,而且有可能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也就没有美国的啥事了,对于美国来说,那岂能忍!
于是就从帮助南越去打赢北越干起吧,统一后再安置一个傀儡政府,服服帖帖。
那总得有个借口去打呀,于是就有了北部湾事件。
自己的军舰遭到来自北越鱼雷的攻击,有了这一堂而皇之的借口,于是,总统要求国会立即授权,对北越使用美国的海陆空部队进行攻击。
就在当天,老美悍然发动了对北越的全面的入侵。
随着美国的全面介入,战争逐步升级,美国的战机如好莱坞大片场景,战斗机、轰炸机各种战机编队大量涌入北越的上空,对重要的军事要地,以及水电厂等进行狂轰乱炸。
1964年8月5日,当美国重型轰炸机对越南海防港进行突袭时,突然听见“啾”的一声,一枚PRD火箭弹从港口附近的丛林中窜出,径直朝上空的目标迎面撞去。
从航校毕业后阿尔维莱茨中尉第一次参加真枪实弹的战斗,他的飞机刚到港区上空,还没等他按下炸弹投掷按钮,就被击中,他惊慌之下,立马按下弹射器,“轰”的一声,他被甩出机舱,飘落在莽莽山林中。
茂密的山林里到处都是北约的游击队,很快,阿尔维莱茨中尉就成了第一个北越的美军飞行员俘虏。
8月17日,海军少尉飞行员约翰·S·麦凯恩(曾于2008年参加总统候选人),也是当时的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麦凯恩上将的儿子,也被越军俘虏。
美国为了换回面子,逐渐加大战争的规模,而被俘虏的美军飞行员越来越多,截至1970年底,成了越南俘虏的飞行员高达500多名。
可想而知,越共对这些飞行员肯定不会客气,各种酷刑轮番上演,越南为了宣传战争的效果,没事就把这些飞行员拉出去,对各国媒体的镜头公开露面。
美国国内反战的情绪一下子被这些媒体的报道给激爆了,举着反战横幅的游行队伍一直排到了白宫大门口。
于是,美国国内的共和党借机加大了对民主党诋毁,196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自知,如果下届继续参加选举,肯定干不过共和党,于是,他干脆宣布不再参加下届总统选举。
1969年尼克松上台了,越共趁此时机,又把这些被俘获的飞行员对着镜头,有意刺激一下美国国民的神经,当时一名飞行员对着西方记者的摄像灯光,不停地眨眼睛,表面上看似灯光太刺眼了,睁不开眼,实际上他是在用电报密码的节奏,传递出两个字:折磨。
尼克松此时装着无视,也很无奈,但他无法不去面对着整天静坐在白宫大门口的老太太们,这些老太太们听说儿子当了俘虏,天天受着非人的折磨,心疼儿子要想儿子尽快回来。
于是,清一色的老太太整天啥也不做,就是每天举着上面写着“我们要被俘的儿子,我们不要战争"的牌子,静坐在总统出入的必经之路。
正当白宫对这些民众的诉求焦头烂额时,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在北越的上空侦察时,捕捉到了一组照片,经过对这些照片进行分析时,他们发现了两张可疑的相片。
一张显示的是地处山西市的战俘营院内,有一个大大的K字形,这个战俘营是北越围绕首都河内四周安置的四个战俘营之一,据情报部门获悉,此处关押着美军被俘的飞行员,在河内西边37公里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