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愈发浓重,床榻上的任婷婷翻了个身,依旧沉浸在梦乡,对徐浩然的突然离去毫无察觉……
---
酒楼内,一名书生浑身湿透,抱着账本匆匆赶来。
老板见状,脸色不佳,开口道:“账能不能晚几天再结?”
“不成啊!”书生摇晃着账本,上面的水渍模糊不清,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也化作了难以辨认的浆糊。
书生凝视眼前情景,眉宇微皱,随即合上账本,嘴角浮现笑意,对身旁客栈老板道:“老板,能否让我瞧瞧贵店的欠款记录?”
“又来这套?烦死了!”
老板不耐烦地回应。
“新规定嘛,您就通融下吧!”
书生干笑一声。
“不成不成!”
老板话音未落,忽觉心中一动,目光扫向书生:“等等!把你的账本拿出来让我看看!”
书生神情更显尴尬,老板一把夺过账本,只见字迹早已模糊成一团浆糊,顿时哈哈大笑:“你这账本烂成这样,还敢讨债?滚吧!”
老板随手将账本甩在地上,书生忙弯腰拾起。
长叹一声,书生握着账本正欲离开,却见天色渐暗。
他摸摸衣兜,仅剩两文钱。
无奈之下,转身走向老板,试探着问:“老板,这里有没有两文钱就能住下的地方?”
“两文钱?呵,你想去哪儿住?兰若寺呗,那地方免费!”
老板嘲讽般回道。
“免费?太好了!老板,兰若寺在哪儿?”
书生喜出望外,急忙询问。
此言一出,老板脸色骤变,怔怔盯着书生。
恰在此时,耳边传来一道声音:
“巧了,我也正打算去兰若寺,不知老板可否指点方向?”
徐浩然含笑问道。
客栈内众人皆投来惊惧的目光,老板望着二人的眼神,犹如面对亡魂,匆匆为他们指路。
离开客栈后,书生痴痴望着徐浩然,拱手笑道:“兄台有礼了,在下宁采臣,缘分妙不可言!”
徐浩然莞尔一笑,打量着宁采臣:“阁下莫非是读书人?”
宁采臣苦笑着对徐浩然说:“惭愧,曾为秀才,但如今世道,功名早已不足挂齿。”心中忽有所感,他看向徐浩然背后的剑,略作沉吟后问道:“兄台莫非是侠客?”
“我是道士。”徐浩然微笑回应。
听闻此言,徐浩然陷入沉思。
虽然《倩女幽魂》的世界背景模糊不清,但从零星线索来看,这个故事无法对应华夏历史中的任何时期,显然属于虚构世界观。
这表明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混乱的朝代,或许因妖魔横行,令人们的安全感极为脆弱。
这一点在《倩女幽魂》第一部并不明显,到第三部时便显而易见——人们为完成任务竟敢公然械斗,且只要出现悬赏,众人便会立即拔出武器。
这绝非太平盛世。
徐浩然目光扫过宁采臣的脸庞,脑海中浮现的是张国荣版的经典形象。
这一发现让他感慨万千,许久未见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但很快,他摇摇头,将这份情绪抛诸脑后。
两人依循客栈老板指引上山,此时暮色渐浓。
四周林木茂密,宁采臣紧随徐浩然身后,穿梭于枝叶间,显得狼狈不堪。
待抵达兰若寺外时,夜幕已然降临。
“这就是兰若寺?”宁采臣搓搓手,呼出一口白气问道。
徐浩然点头示意,随后走向旁边石碑,轻轻拨开覆盖其上的藤蔓,露出“兰若寺”三字。
兰若寺内走出一位络腮胡道士,冷眼瞧着徐浩然与宁采臣,“何事至此?速速离开!”
正欲问候的宁采臣微怔,但徐浩然对他的沉稳依旧心生敬意。
即便遭燕赤霞呵斥,宁采臣仍笑意盈盈,“兄台,在下无处栖身,闻此有废寺可居,故而冒昧来访。”
“滚开!此地不纳外客!”
燕赤霞厉声怒喝,令宁采臣窘迫难堪。
徐浩然上前一步,嘴角带笑,“道长何必拒人千里?我二人长途跋涉,处境艰难,此屋虽简陋,总胜过露宿荒野。”
“欲留宿?”燕赤霞眼中闪过寒光,“先过我这一关。”
话音未落,燕赤霞长剑出鞘,直刺徐浩然。
徐浩然神色如常,从容拔剑,淡然相对。
剑锋相击,火花四溅。
片刻后,二人收剑。
燕赤霞目光多了一份凝重,“你武功高强,暂住无妨,但他……”
转向宁采臣,徐浩然笑道:“书生初来乍到,有我们护持,应无大碍。”
燕赤霞略作思忖,未再阻拦,“书生,夜里莫外出,若有异动,即刻呼救,记住了,我是燕赤霞。”
“多谢燕大侠,多谢浩然兄!”
燕赤霞安排徐浩然与宁采臣住在相邻的几间整洁客房中。
宁采臣进了房间后,燕赤霞略作犹豫,转向徐浩然道:"一起喝一杯?"
"好啊!"徐浩然轻笑回应。
燕赤霞引着徐浩然到隔壁房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