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不懂行,比起贝尔实验室做出来的原型机,杨山打算弄出来的东西连玩具都算不上,他被忽悠了。
“院长,我还没没说完呢,如果想要实现这四个阶段,预算至少2万块,还不一定够用。”
王院长听到预算增长,心里开始打鼓,因为他很清楚董事会的作风,花这么多钱弄个华而不实的玩意肯定不行的,即使不用那台机器,继续用人工转接照样能通话。刚才说的一万五还是把这个项目当成是理学院重点推荐的毕业设计项目来对待的。
“这么贵?不能少点吗?哪怕你设计的设备不那么高级也行。”
杨山摸了摸鼻子,电话交换机可不是他之前制作的测试仪,那些废弃的芯片能派上用场的地方不多,即使用也省不出几个钱,“院长,真省不出来,那这样行不行,既然咱们的成果是分阶段的,那学校拨款也分阶段行不行,如果学校觉得下一步的设计太过耗钱,那就暂停项目怎么样?”
王院长又仔细琢磨了一下杨山的话,觉得放弃后边的计划有些可惜,试探着问道,“如果两万的预算,你能不能把联通的电话翻一倍,200部。”
杨山认真算了一下,觉得问题不大,多加一百个接口而已,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还不算大,无非是多一些的接口配件,扩大存储器容量,响应速度慢一点而已,“再加两千块吧,但是仅限于制作交换机,多出来的电话线和电话机不能算进来。”
“那就这么定了,两万二,做出来的交换机能用就好,日常维护工作麻烦一点也没关系,可以让物理专业的学生去做,当做他们实践的课程。”王院长也在给杨山减压。
现在中文大学讲师以上的老师也就一百出头,能联通200部电话,相当于给这些人每人配一部电话了,还是能拨打外线的电话,两万多块没白花。
两人又研究了一番后各自忙碌去了。
王院长那边出奇的顺利,这个项目根本没上校董会,李校长直接就拍板同意了,而且还给了两万五的预算,一次性到位,让杨王二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要钱对策全白费。
李校长虽然不太懂电子专业,但他以前在美丽国留学、任教多年,不仅听说过贝尔实验室做成的那台机器,而且还知道之后的改进款已经进入民用市场,非常受欢迎。
这次杨山主动提出试制一台微型交换机,李校长觉得不管能不能成功,对学校形象都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对于此事非常的支持。
拿到充裕的资金,杨山也没客气,立刻列了一张采购清单给学校庶务处,并且还备注了这些电子部件去哪些厂家采购。
简单来说,杨山打算自己组装出一台专用于交换功能的微型计算机。
所有部件中最贵的就要数那个磁芯存储器,8K的容量足足花了4000多港币。本来杨山估计6K就勉强够用了,但是既然资金充足,那杨山也不用抠抠搜搜的编写程序指令,何况这方面他本来也一般般。
这个磁芯存储器就是高速随机存储器,相当于后世电脑的内存。嗯,差别就是这东西存储的信息在不通电的时候也不会丢失。这玩意长的有点像窟窿眼大一些的纱窗,每个交汇点上都是一个磁环,依靠磁环的磁极方向来记录二进制信息。
看起来很落后,但已经是随机读取速度最快的存储器了。
哦,也不对,速度最快的是掩膜ROM,不过价格实在太贵了,是磁芯存储器的10倍。刚刚成立不久的英特尔公司现在就是制造这个东西,两世为人的杨山也不清楚这玩意到底长啥样。不过掩膜ROM里保存的信息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只能读不能写,对这个项目来说没啥用。
至于CPU,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杨山需要用N多个芯片组装出具备处理器功能的模块,好在交换机功能简单,在手机电路设计APP的加持下,他自信能做出来。
硬盘也是有的,就是磁带。不过杨山没打算用它来把信息写入到磁芯存储器中。上大学的时候,他曾经用纸带的方式编写简单的指令,这次他也打算这么干,这样做更省钱,而且可以把这部分录入工作交给学生去做,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键盘不存在,手工在纸带上打孔当做输入方式。
鼠标.....,唉,想多了。
显示器也不存在,各种信号用灯泡提示。
杨山又琢磨了一下,似乎还要一些临时记录电话线路状态的临时存储器。那就制作一些寄存器好了,也不难,拿几个芯片触发器就能组一个寄存器。剩下的就是大量的分立晶体管、电容、电阻和数量庞大的继电器之类的,这些元器件采购很容易,而且价格也便宜。
这次王院长一口气给他配备了15个学生,几乎是把理学院中物理专业3成的大三学生都弄到这个项目里了。
这些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的还不错,专业知识还处于业余水平,搞得杨山不得不给他们安排一些基础电路和逻辑电路的知识,让他们在寒假自学,到开学的时候全部赶鸭子上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