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又对李二说道:“让阿耶担心了,孩儿已经无碍,只是暂时不能起身行礼。”
“行什么礼,先把身体养好再说。”李二挥了挥手说道。
李恪没事,李二心中也吁了一口气,太子比李恪大一岁,除了太子,李恪可是皇子中唯一到了年龄出宫开府的,要是早夭了,估计会给后面出来开府的皇子们心理上蒙上一层阴影。
李恪转头看向李愔:“小愔,快起来,别跪着了,你小小身体要跪坏的。”
记忆中这具身体的前主人可是对 这位弟弟疼爱的紧。
李愔闻言,这才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 ,一边看向李二。
李二余怒未消,“哼”了一声,就是不说话,这意思还是要让李愔跪着。
李恪连忙道;“阿耶,这次不能全怪小愔,是我平时习武不够勤快,连马步也没站稳,更何况,孩儿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
“因祸得福,这话怎么说,恪儿,你可不要为了这个弟弟开脱胡说八道。”李二道。
“嗯,下面的话阿耶和娘亲知道便可,其余人可退下了。”李恪道。
李二挥挥手,示意众人照办。
对着李愔也挥了挥手,神色有些漠然地说道:“有你兄长为你求情,暂且饶了你这一遭,起来吧。望你能向你兄长学习,日益长进些。先出去罢。”
李愔这才双手扶着地面颤颤巍巍想站起来,但跪得久了,血脉不畅,竟是半晌站不起来。
杨妃连忙上前搀了他一把,这才勉强爬了起来。
房间中只剩下李二、杨妃和李恪三人。
李恪捋了捋思绪道:
“阿耶,其实孩儿这两天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梦千年,梦里见识了无数的人世繁华,人间百态,更是在梦中得到不少人的教导,大涨了见识。”
“什么?梦中有人教导你?是何人?”李二说道。
史上也有不少人声称自己在梦中得到教导:
春秋时孔子就声称曾多次在梦中见到周公,并得授治国之道和周初礼乐。
东汉郑玄因为一个奇梦,使其成为儒学大家;
最让世人啧啧稀奇的是,许叔微从一个普通学子,因为梦中得到扁鹊、张仲景等人的医术传承,从对的医术一窍不通成为一代医道大家。
“阿耶,孩儿在梦中见了为数众多的师者,孩儿无法与他们沟通,所以无法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暂时称他们为异人吧,孩儿只能听他们在给自己的学生们讲解,所以属于偷师了。”
杨妃听了大为惊奇,李二却是哈哈大笑。
“学到什么了?”
“嗯,所学甚杂,孩儿先说两篇文章与阿耶听,一篇叫《三字经》,一篇叫《弟子规》,娘亲,便请你写出来如何?”
杨妃听了大为赞同,这可是异人的新奇学问,自然要写下来。
李恪后世便是老师,而且因为是公费师范大学毕业,第一步便是前往农村小学,吟诵《三字经》《弟子规》这两篇流传千古的开蒙读物,自是没有丝毫阻碍。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李恪从唐高祖、起义师作了删减。
杨妃写了一半,李二便喝了一声好,向杨妃示意,要过纸笔,自己开始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李二写的一手好飞白,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三字经》写罢,李二意犹不足地说道:“恪儿,还有一篇呢?”
“《弟子规》”,李恪张口就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这两篇文章都不过千余字,但对于此时的大唐而言,却是后世之人心血之结晶。
李二一边写,一边脑中已是思绪万千,看来恪儿在梦中所学极为了得。
李恪朗诵完,却是说道:“阿耶不用在意,这两往篇开蒙读物最是适合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或能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不用在意?”李二心里不由大叫。要是这两篇文章流传出来,定是横压当世的存在,不用说国子监,数遍当世大儒也没人能作得出来。
现在的世家压着皇家,朝廷上下七成以上都是世家的人,寒门子弟寥寥无几。
整个朝廷都快要被他们充满了,想想世家在朝堂上的嚣张气焰,李二在朝堂上可是郁闷的很。
“恪儿,这等华章,你在梦中所学堪称神仙教导,你还学了些什么了?”李二有些激动地道。
“嗯,还学了一些格物之学,学得太多了,还在脑中整理。至于阿耶认为这两篇文章还好,署名大哥创作出来的便是。”李恪不在意地道。
“什么?你要让给你大哥,你可要想好了,这可是能让你名传千古的华章,绝不简单。”听说李恪要把这两篇文章让给太子李承乾,李二不由得目射奇光。
“阿耶,孩儿想好了,大哥以后可是继承这大唐皇位的,这等教育孩子的文章还是出自大哥之手比较好。”
“好,如此,阿耶自会有安排,只是委屈你了,阿耶可以答应你一个不过份的要求,如何?”李二也干脆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