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想了想,自己此前一直没有告诉马周为何要收竹山竹园,便是笑道:“嗯,这事也该让你知道了,宾王,这竹子,本王有大用,是用来造纸的。”
“什么?用来造纸?殿下可是掌握造纸术?”马周顿时张大的嘴巴,神色有些惊骇地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叮嘱道:“是的,现在你知道了,嘴可是要严实点。”
“是,只是纸要是制作出来了,可是要拿出去售卖?”马周有些惊骇未消地说道。
“嗯,这个到时再说,是否售卖?何时售卖?如何售卖?这些事本王需要和父皇商量。本王现在要和你说另一件事。”李恪挥了挥手。
见马周把注意力从纸上转移出来,便是说道:
“宾王,本王有个计划,那就是要办书院办起来,嗯,争取九月份吧。现在我们先造出纸来,孩子们的用纸,还有书籍便是有了着落。”
“办书院?”马周没想到李恪不仅要造纸,还要办书院。
自己今晚这是一连被李恪暴了两个大瓜。
李恪会造纸术,这可是极为让人意外的消息。
要知道大唐现在各大世家凭什么横行?凭的便是造纸和文化教育的垄断,因此,市面上的纸、书籍等价格都是极为昂贵。
李恪要是造出纸来后投入市场,马上就会临山东世家、河北世家的集体针对,甚至其它世家也会反对。
毕竟李恪可不仅仅代表自己,另一个层面上可是代表皇家,要是皇家掌握了造纸术,世家的优势和根基就会遭到动摇,这可是世家决不允许的。
只是马周听李恪会和陛下商议,便知李恪另有主意,自己暂时不宜知道。
这种事情,马周心下清楚,自己还是不知道的好。
心下刚自平复,李恪又说这纸是要在办的书院使用。
现在大唐要办一个书院可不是那么那么简单的。
办书院需要可不仅仅是教室,纸张,书籍,更是难在要有教习,就算都解决了,李恪这是要做什么?
直接帮助朝廷培养学子出来?这是要开启和世家培养人才的模式?
若是这样,对于大唐是件好事,只是李恪难免会处于风口浪尖。
没想到李恪却是微笑道:
“没错,就是办书院,不过,可能和你所想不完全一样,这个书院培养学子只是顺带的,主要还是培养恪物学人才。”
“恪物学人才?殿下这是要要培养工匠?只是现在工匠地位可是不高,想要招收学子来学恪物学还是有难度的。”马周一听就明,接着又说了担忧。
“嗯,宾王,工匠可是对于朝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远的不说,就说高度酒、炒茶、青盐制作等世人认为的奇物,无一不是利用恪物学知识制作出来的,
只是这三样,就为大唐带来了邻国无数的粮食和牛马羊,青盐更是将让我大唐百姓受益无穷。所以,大唐仅靠儒学是不够的。”
马周想了想高度酒,炒茶,尤其是青盐,李恪说的没错,只是没想到这些都是恪物学的学识。
毕竟是后世名相,思想很是开阔,而且马周此人据李恪了解的,史上说他出身寒门、双亲早逝,想必对百姓求学之难会有更多认知和想法。
果然只是片刻,马周便是说道:“是,属下必协助殿下尽早开办书院,培育人才,让我大唐出现更多利国利民的物事。”
“嗯,其他事以后我再慢慢和你说,这张纸上写的就是造纸制造工艺,你记熟后要烧了这张纸,明日开始找些奴籍工匠和仆役,开始制造纸张。”
李恪边说边递给马周几张写满字的纸。
马周接过,手指不禁微微有些颤抖,毕竟这可是关系天下读书人、关系世家的造纸术啊。
“嗯,明白了。属下先告辞了。”马周随即退出了书房。
次日。
李恪起来后,用完早餐就和权万纪前往州衙门。
进了大堂后,发现除了高升了的罗刺史和退休的马别驾外,大家都在。
权万纪此时已被李恪任命为益州别驾,此时与李恪一起,随着众人来到三堂。
大唐此时的衙门前后三堂,正堂是办案和处理政务的,二堂是审案时退思用的,三堂才是官员们日常办公的地方。
自刺史往下到六司参曹,都有各自的办公室,此外,还有些休息娱乐场所、库房,供百姓休憩的场所,还有些住宿的场所,要是官员在外没有住房的,便可住在里面。
平日官员们在三堂会定期开沟通会,每人都会提出一些重要些的事务,尤其是需要各部门沟通、合力执行的事务。
今天是李恪接任的第一天,自是要开的。
沟通会的主持人平时会由录事参军担任,毕竟录事参军的职责便是纠察和督促六司的工作,一些工作进度,他自是最为清楚。
这位录事参军姓张,在他的主持下,大家陆续提出来一些问题讨论完后,最后轮到权万纪,权万纪说道:
“根据前任马别驾交接给本别驾的事务,本州即将为松州边城提供物资,具体哪些物资,本别驾还是第一次到,还请张录事说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