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是边州,是大唐对抗吐蕃的第一道防线。
州城西北三百里的甘松岭常年驻守六千通轨军,此外,松州还驻守着五千府兵,整个松州就是围绕战争来运转的,李大亮便是松州都督。
李大亮,出身陇右李氏,是最早追随李唐的旧臣之一,和李渊分属不同支脉,虽然是早已出了五服,但能力卓越,能文能武,甚得李渊李二两代帝王重用。
李恪率队一进松州,李大亮便已知晓,本待李恪在军营交接完物资,再邀请他来州府。
只是李恪入军营不久,军营斥侯便来到衙门,说是李恪捐献了一千九百斤青盐,李大亮吃了一惊,
连忙打马来到军营,在中军帐内接待了李恪,问道:
“殿下,这盐是怎么来的?”
“伯父啊,这是我从长安带来的,听闻青盐有助于将士们抵抗气疫,青盐加水喝更是能缓解气疫,故此决定把盐捐献出来。”
李大亮站起来,对着李恪就是一礼:“未将代松州战士们感谢蜀王”
李恪回礼,笑道:“伯父无需多礼。”
李大亮能力卓越,又是同宗,李恪小时候,李渊就让他和李承乾等人一起喊伯父的,所以喊伯父没毛病。
趁着烧茶汤的功夫,李大亮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这盐,以后可还有?”
青盐对于松州意味着什么,李大亮比任何人都清楚。
“伯父啊,这盐,侄儿会帮你找寻,只是你对外可要说,这盐是父皇给的,可别说是我给的,若是伯父说漏了嘴,有更多的人来找我要,那下回可就没有了啊。”
李恪想了想,青盐公开发售,还不知什么时候,便暂时含糊的回答。
李大亮自是一听就明,认为李恪手头有一些不知从哪里找来的青盐,但数量绝对不多,能紧着给自己,已是难得。
此事当然不能说漏嘴,便是天王老子来了,自己也肯定说是陛下给的便是,免得让李恪难做。
“当然当然。”李大亮连忙说道,一副我很是明白的样子。
茶汤烧开,李大亮给李恪递上一杯,李恪喝了砸砸嘴,便是说道:“伯父,现在长安流行喝炒制茶了,侄儿这次趁着这次来这里的机会,给你带来了一些。”
李大亮此刻心情甚是愉悦,抚了抚颌下长须,哈哈大笑道:“现在中军无人了,你这声伯父也就认领了,既然有炒制茶还不尽快拿上来?”
李恪连忙到了帐外,对着蓝天招招手,低语了几句。
片刻后,一名护卫便拎着一大盒茶叶过来。
李恪取了茶叶,再次入了帐,说道:“伯父,还是侄儿来泡吧。”
李大亮点点头,把茶壶给了李恪,李恪现在泡茶,已是极为熟稔,只是片刻间,二人便是喝上了茶水。
李大亮喝了小半杯,眉目舒了一下,接着喝完杯中茶:“此茶水不错,果然与传统茶汤不同。”
李恪呵呵笑道:“伯父既然喜欢,侄儿让人经常送上一些便是,而且这种炒制茶马上就要大规模上市了。”
“大规模上市?也是,你既然制作出这茶来,肯定也要拿出来售卖赚钱的。”
“其实,伯父,你这里有一种好东西,比这茶还好,不知伯父平时可有采些来用。”
“什么东西?”
李恪说道:“番红花。”,见李大亮便是一脸懵懂。
“嘿嘿,这番红花啊,可是好东西,伯父常年驻守这里,可以采一些凉晒干了泡水喝。”
李恪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几株小花,约莫有中指一半长,这还是他在来松州路边采的,笑道,“就是这种花。”
心中却是暗自叹了口气,番红花此时名不显于世,知道的少,用的更少,而且一般不药用,而是当作蕙衣草来用,或是放进香囊、香袋里,未免糟蹋了这花啊。
要知道在后世,番红花可是有着“花中黄金”的美誉。
此花功效甚多,李恪知道的便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以及缓解心脏病的功效,而且能调节血液循环、抗疲劳、抗衰老,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用。
当然其他更多功效便需要像孙思邈那样的医道高手去开发出来。
见李恪手中的番红花,李大亮接了过来,一拍额头:“哦,这种小花,松州确实比较常见,只是平时也不见百姓拿来用,却原来是要当成药来用啊。”
李恪摇摇头:
“这番红花啊,不仅是一味良药,也可以作为调味佐料,乃是食疗食补的好配料。这花若是伯父你这里有,侄儿倒是可以常年可以收购,越多越好。”
“唔,若是你需要,而且量大,伯父倒是可以发动百姓采摘一下,你收购了,也能让他们有些收入。”李大亮道。
李恪点点头,随即问道:“伯父,你这里是边州,可有吐蕃商人过来?”
“吐蕃商人,有,朝廷没有禁止贸易,松州城还是允许他们往来。只是这里也只是确认他们的身份,检验他们来回携带的物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