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烈激动不已,他不负太子所望,成功说服了对方。
随后,他着手安排各项前期工作,静待太子下达进军指令。
次日早朝时分,太子嬴峰立于朝堂中央,众臣环绕四周。
他语气坚定地宣布:“我已决意挥师魏国。”
群臣听闻,有人附和称善,也有人心存疑虑。
魏国虽不及秦楚强盛,却也不是轻易可敌的对象。
大殿内弥漫着一股凝重气息。
嬴政端坐龙椅,眉头微蹙。
他对太子此举略有异议,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与楚国的纷争。
但在太子多次恳求之下,嬴政终究妥协。
“儿啊,你是否权衡过潜在风险?”嬴政冷声发问。
太子毫无迟疑地回应:“父王,您尽可宽心,此事我已反复斟酌。”
嬴政长叹一声:“既然如此,依你所见便是……”
太子闻言,心底稍安。
他知道能获准出征已是不易,遂振奋精神表态:“父王,定不负所托,彰显秦国威势!”
嬴政凝视着太子,默默祈愿其顺利归来。
“去吧,万事当谨慎为上。”嬴政叮嘱道。
太子领命离去,嬴政缓缓落座,闭目沉思。
即便对此次行动有所保留,身为帝王的他别无选择,唯有支持太子。
他低声叹息,既是对现状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秦王嬴政端坐大殿,心潮起伏。
太子身着华服步入殿内,周围一片喧嚣,朝臣们却眉头紧锁,担心他的行动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冲突。
人群中,赢峰带着嘲讽的笑容靠近。
“太子果然英明,”赢峰话中有刺,“竟敢挑战楚国,真令人佩服。”太子冷眼相对,毫无动摇。
赢峰轻蔑一笑:“你以为凭你的兵力就能改变局势?楚国根本没把你当回事。”
次日清晨,太子挥舞长剑,自信满满地说:“我有百万大军,何须畏惧楚国?”赢峰嗤之以鼻:“你不过是个自大的傻子。”太子勃然大怒,拔剑欲战,却被一道低喝止住:“住手!”
嬴政缓步上前,目光如炬,告诫兄弟俩应携手共进,莫要内耗。
太子与赢峰沉默后退,大殿归于平静。
夜深人静时,嬴政独自沉思于书房。
忽然,门扉微启,嬴峰悄然入内。
“父皇。”嬴峰恭敬行礼,“可是为楚事忧心?”嬴政凝视着他,缓缓开口:“你说得对,我们需谨慎行事。”
他肯定地回应道,语气低沉有力:“没错,楚国始终是大秦的心头之患。
我一直都在思索解决之道。”
嬴峰轻轻勾起嘴角,“父王无需担忧,孩儿已有对策可破楚国。”
嬴政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你有何妙计?不妨详述。”
嬴峰目光笃定地看着父亲,“我们可以利用南方大江的力量对楚国发起攻势。”
听闻此言,嬴政不由自主地蹙眉思索,“南方大江之力?你是说长江?”
嬴峰颔首答道:“正是长江。
楚国紧邻长江区域,我们可凭借水路便利实施突袭。”
嬴政沉默少顷后,神情略显深思地点头认可:“此计确实可行。”
嬴峰嘴角浮现笑意,眼中满是信心。
他进一步提议道:“除了长江水道,我们还能联合周边各国共同打击楚国。”
当下,大秦已在中原稳固根基,可借此契机于南方构建联盟,集结百万雄师齐攻楚国。
嬴政听完儿子的构想,眼中闪烁着熠熠光彩。
“你的策略果然周全且富有远见。”
他欣慰地拍拍嬴峰的肩,“你说得不错,借力盟友分摊楚国兵力,定能无往不利。”
嬴峰感受到父亲赞赏的眼神,内心充满骄傲。
嬴政含笑点头,“很好!你的确拥有卓越的战略眼光。
此计划堪称完美。”
他稍作停顿,“此役由我亲率大军,彰显大秦威名。”
你将作为我的军师,为我贡献你的独特见解。”
嬴峰微微一怔,未曾料到父亲赋予自己如此重任。
“父王厚爱,孩儿定全力以赴,助您旗开得胜。”
嬴政满意地点头,“如此,我们便从楚国着手,逐步统一中原。”
我坚信有你的协助,我们定能取得胜利。”嬴政沉思后说:“此次行动还需派人潜入楚国境内,摸清敌方底细及兵力部署。
唯有情报详尽,才能拟定最优战略。”
嬴峰答应道。
嬴政满意颔首:“此役意义重大,务必周密筹备。
另外,也要密切关注皇后动向。
她对你怨恨颇深,若此战告捷,她对你的戒备只会加深。”
嬴峰轻皱眉:“父皇安心,已命人盯防皇后派来的人。
她若暗中施压,自会领教我的手段。”
此时,一名侍从急匆匆入殿,呈上一封求援信。
嬴政拆阅后,脸色骤变。
“何事?”嬴峰询问。
嬴政抬眼,目光透着怒意:“太子在魏国横行霸道,烧杀抢掠,令魏国民众惶恐不安,纷纷向楚国求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