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也想搬回去住。”
“还有我!”
阎解放与阎解旷也不甘示弱,生怕错过好处。
结果因房子不够分,各自拖家带口,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
……
次日,李建设便完成了公司的注册手续,比陈雪茹早了一步。
赵雅丽领着丈夫老包及七名会计、三名出纳组成财务团队,老包负责跑腿事务。
“雅丽,丝绸店的小院已整理完毕,暂时用作办公地点。
你们可以入驻丝绸店和小酒馆。
春风饭店和大前门盆景店也有股份分配,公账上的二十万将以企业名义入股这四家店铺。
至于陈雪茹和徐慧真的新店,春风饭店需要全额投资,这笔钱足够初期使用……”
李建设手中虽有些现金,但不多,暂时不至于到变卖资产的地步。
陈雪茹那边还有上百万元存款,仅靠利息每年就有几十万,以钱生钱,哪怕存在银行也能获利。
而且他的投资集中在店铺上,资金回笼快,每日可见收益。
目前只是小范围尝试,积累资本同时赚些零花。
“李主任,请放心,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笔账目。”
赵雅丽激动不已,这不是小事,一次性投资如此之大,控股多家店铺,这份信任非同一般。
孔玉梅也附和道:“李主任,每笔钱我都会盯紧,没有批示,一分都不会支出。”
会计负责核算,出纳负责付款,而所有投资需李建设签字盖章,确保不出差错。
“好,那就开始吧,年底给大家发奖金。”
李建设未对这些人发放分红,若有人能力不足,直接替换便是,若顾及情谊,则可调至其他岗位,人手不缺。
赵雅丽随即带领众人开始行动,各分配到相应任务。
“淮茹,淮茹……”
李建设习惯性地呼唤起来。
“姐夫,您忘了,我姐姐一大早就和雪茹姐出门了。”
秦京茹快步赶来,如今她负责全家人的饮食起居。
“还真是呢!”
李建设一时有些不习惯,幸好有京茹在家操持,他身边不能缺人伺候。
“京茹,我饿了。”
李建设懒得动弹,躺在前院客厅的沙发上休息,虽然这里也有电视,但频道需手动调节,节目稀少,除了京城台外,其余全是雪花屏。
不过收音机能收到国外广播,还算实用。
“好的,我去叫小当来帮忙。”
秦京茹立刻喊来小当,一人烧火,一人煮鸡蛋面,很快将热腾腾的面条端到前院。
“姐夫,里面加了辣椒哦。”
“小当,要来点酒吗?”
小当跟着过来,她已习惯这里的生活,暂时不想外出找工作。
“来一两就好。”
小酒配面,别有一番滋味。
李建设接过筷子就开始享用,日子就这样简单实在。
过了一会儿,见小当端着酒走来,便随口问道:“小当,你来家里几年了?”
“哎呀,有四年了,1975年就来了。”
小当记得很清楚,关响哥回城前一年,她就来到院子里了。
“行,过阵子家里会来两个新人,你帮着带一带,之后我会给你安排个好工作的。”
李建设思索片刻,小当已经二十二岁,该考虑找对象了,继续留在家不太合适,不如出去工作。
“谢谢叔叔。”
小当犹豫了一下说道:“叔叔,槐花能来院里吗?她十七岁了,还没工作呢。”
“你说槐花啊,可以,让她过来吧。”
家里需要用人,选年轻一点的就行,过几年换一批,挺方便。
“太好了,我下午就去接槐花过来。”
小当等李建设吃完饭后,便迅速端起碗筷去清洗。
秦京茹递过茶杯,坐在一旁陪伴。
孩子们都在读书,此刻都不在家。
“京茹,你还和乡下的那些姐妹们保持联系吗?”
“保持着联系呢。”
秦京茹与儿时的几位姐妹仍常来常往,日子过得不错,自然愿意分享喜悦。
“那行,这事你做决定,挑选两个年轻能干的来院里帮你,加上槐花,一共三个,这样你就省心多了。”
他家中人口众多,仅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就够麻烦的。
秦京茹问道:“姐夫,是要挑好看的吗?”
“不,选长得丑的,不容易嫁出去,能在家里多干几年。
结婚后就别再找了,留不久,还会影响其他家庭和睦。”
他是在挑佣人,不是选妃。
“明白了。”
秦京茹点点头,片刻后见姐夫看完电视便睡着了,于是开始着手联系找佣人的事情。
……
下午,小当骑车回家,刚进屋就看见妹妹正在切菜。
“姐,你怎么回来了?”
槐花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帮忙干活,有时也负责接送弟弟上学。
“槐花,你收拾一下东西,等会儿亮亮放学回来,你跟着我一起去李叔叔家。”
小当穿上一身新衣服,是自己做的,现在已经学会使用缝纫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