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无奈。
他知道,他的抱负,他的理想,或许将永远埋葬在那片白山黑水之间了。
而康熙。
在剥夺了周培公的军权之后,心中的那份不安,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但他并未就此罢手。
他开始更加严厉地推行他的文化政策。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
这句话,成为了他内心深处的信条。
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征缴、焚烧那些被认为是 “悖逆”、“反动” 的书籍。
无数珍贵的史书典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他还大兴文字狱。
无数文人墨客,因一言一语,甚至是一个字的疏忽,便被冠以 “谋反”、“诽谤” 的罪名,轻则流放,重则抄家灭族。
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风声鹤唳,万马齐喑。
汉族文人的脊梁,在屠刀与烈火的威逼下,渐渐弯曲。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缴获的中原火器。
康熙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他深知这些火器的厉害,也明白它们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
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
他下令将大部分缴获的火器销毁,相关的图谱付之一炬。
那些技艺精湛的火器工匠,也被悉数发配到边远苦寒之地,严禁他们再接触火器制造。
只有极少数技术,被他秘密保留,并交由满洲亲信严格控制。
他博学多闻,精通中西方科学,自然明白火器的价值。
但他更害怕,这些犀利的武器,一旦被汉人掌握,将会成为颠覆他统治的利器。
他宁愿让科技停滞,甚至倒退,也绝不愿冒这个风险。
这种矛盾的心态,这种对汉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主导着他的一切决策。
这位年轻的帝王,正在用他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塑造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而他的这些举动,也如同重锤般,一下下敲击在于少卿的心头。
此刻的于少卿。
正与沙凝玉一起,跋涉在前往云南的崎岖山路上。
沿途所见所闻,皆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康熙的这些倒行逆施,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他的耳中,让他感到阵阵心寒。
历史的车轮,似乎正沿着那条他早已知晓,却又无力改变的轨迹,滚滚向前。
喜欢穿越明末:我从法场劫走袁崇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明末:我从法场劫走袁崇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