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当地学员正在分装药包,每个袋子上都印着双语说明:"治关节痛——苗医方"。李华拿起一包看,里面的草药全是非洲本地的,却按苗医的配伍比例搭配。"这是陈教授教我们的'在地化配方'。"阿明解释道,眼里的骄傲像当年李华第一次看到他时那样。
庆典那天,村里的孩子们跳起了改编的苗鼓舞,鼓点里混着非洲鼓的节奏。一个疟疾后被治愈的老人牵着孙子来道谢,孩子手里捧着幅画:绿色的大地上,100个小房子冒着炊烟,每个屋顶都插着苗绣图案的旗帜。
第八章:未来展望
李华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飞机。舷窗外,非洲大陆渐渐缩成一块绿宝石。他手机里存着阿明发来的视频:新一批学员在惠民站的空地上练习推拿,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苗医特有的轻柔。背景里,有人在用中文唱《茉莉花》,发音不太标准,却透着认真。
行李箱里装着阿明送的礼物:一本《非洲草药图谱》,里面贴着120种植物标本,每种旁边都注明了对应的苗药。最珍贵的是夹在书里的照片——第100个惠民站的合影,前排坐着白发的非洲长老,后排站着黑皮肤的医师,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株艾草。
飞机降落在贵阳机场时,妻子捧着一束艾蒿来接他。"家里的药圃我替你照料着呢。"她笑着说,李华注意到她鬓角多了几根白发。回家的路上,他打开车窗,山里的空气带着熟悉的潮湿,和马拉维的雨季有些像。
三个月后,李华在村里办起了中非草药交流中心。第一批来参观的是阿明带领的非洲医师代表团,他们穿着苗布做的褂子,在药圃里认得出所有植物。"这是我们在赞比亚种的那种!"一个姑娘指着紫苏惊呼,声音里带着斯瓦希里语的调子。
交流中心的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中国地图上标着苗医发源地,非洲地图上的100个绿点连成线。李华给非洲学员讲祖父的故事时,阿明在旁边翻译,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们身上,把影子叠成了一个形状。
那天傍晚,李华和阿明坐在院子里喝茶,茶杯里飘着艾草的清香。远处的苗岭在暮色中渐渐模糊,阿明突然说:"老师,明年我们想在惠民站种茶树。"李华看着他眼里的光,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也像看到了非洲大地上那些正在发芽的希望。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医圣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