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落云寨,有个药神的传说。”吴阿公喝了口茶,缓缓开口,“很久以前,寨子里来了一场瘟疫,人死了好多。有个叫阿蛮的姑娘,为了找治病的草药,独自进了深山。她走了七天七夜,终于在一座悬崖上找到了‘还魂草’,可下山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就在她快撑不住的时候,一只白鹿走了过来,叼着她的衣角,把她带到了一处温泉边。温泉里长着好多草药,阿蛮用那些草药治好了自己的腿,还带回了草药,救了全寨的人。”
吴阿公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魔力,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林晓舟抬头望着老枫树的枝干,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仿佛能看到当年阿蛮在山里寻找草药的身影。
“后来,阿蛮成了寨里的第一个苗医,她教大家认草药、治小病,还说‘房子要跟山合,人要跟药合’。”吴阿公指了指远处的吊脚楼,“咱们寨里的房子,还有这些苗医的法子,都是阿蛮传下来的。现在我教你们的,也是她当年教给寨里人的东西。”
林晓舟端起桌上的养生茶,轻轻喝了一口。菊花的清苦里带着桂花的甜香,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烦躁仿佛也被抚平了。她看着身边的游客,有的在小声讨论着传说,有的在低头闻着手里的香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放松的笑容。
第二天,吴阿公带着大家去山里采草药。清晨的山林里满是雾气,脚下的落叶软软的,吴阿公教大家辨认鱼腥草、车前草,还教他们怎么挖草药才不会伤了根。“挖草药要留三分,今年挖了,明年还能长。”吴阿公边说边示范,“就像做人一样,不能太贪心,跟自然要东西,得懂规矩。”
林晓舟跟着吴阿公,在山里走了大半天,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觉得特别充实。她采了一把薄荷,放在鼻尖闻了闻,清新的味道瞬间让她精神一振。中午,他们在山里的“药寮”(苗家人用来临时处理草药的小木屋)里吃饭,吃的是山里的野菜、竹筒饭,还有用早上采的草药炖的鸡汤。鸡汤里放了当归、黄芪,喝起来暖暖的,一点也不油腻。
下午,他们回到苗医馆,吴阿公教大家制作草药膏。“这个药膏是用艾草、薄荷、凡士林熬的,蚊虫叮咬、皮肤痒都能用。”吴阿公边熬药边说,“咱们苗家人,不管大人小孩,身上都带着这些小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放心。”林晓舟跟着熬了一小罐,装在吴阿公给的竹罐里,心里满是成就感。
第三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早上,吴阿公带着大家去寨里的老人家里做客。老人家里摆着一张老旧的苗绣背扇,上面绣着各种草药的图案。“这是我婆婆传下来的,背扇上的草药,都是能治小病的。”老人笑着说,“以前带孩子,孩子不舒服,就看背扇上的草药,去山里采点,熬水喝就好了。”
林晓舟看着背扇上精致的刺绣,忽然明白,苗医的智慧,早就融入了苗家人的生活里——在建筑里,在饮食里,在一针一线里。
下午,要离开落云寨了。林晓舟背着装有养生茶、香囊、草药膏的背包,站在寨口的木门旁,看着吴阿公挥手送别。山风又吹来了,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跟她刚来时一样,却又不一样——这一次,她闻到的不仅是草药的味道,还有古村落里流淌的历史,和苗医人代代相传的温暖。
坐在回程的汽车上,林晓舟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次旅行的标题:《落云寨:药香里的古寨时光》。她想,这篇稿子,她不仅要写古村落的美,更要写那些藏在建筑里的养生智慧,写苗医人的坚守,写那种让人心里暖暖的、穿越时空的共鸣。
车窗外,落云寨渐渐远去,可那股淡淡的药香,却仿佛一直萦绕在身边。林晓舟知道,她一定会再回来的——回到这个有老房子、有草药香、有故事的古寨,再听吴阿公讲一次药神的传说,再喝一杯量身定制的养生茶。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医圣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