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教化,在财政稍裕后,他拨出专款,修复、扩建府学、县学,并鼓励民间兴办社学。
他亲自为学子讲授经世致用之学,将边防、农政、财政等实务知识融入其中,试图为这片土地播下更多“明体达用”的种子。
编纂《秦边纪要》:他组织人手,将自己治理陕西的经验,特别是对边防、民族、财政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系统整理成书。
此书不仅是对其工作的总结,更是留给继任者和朝廷的一份详实的西北治理参考。
这些举措,短期内或许看不到显着效果,却如同深植于黄土的根系,默默增强着地方的底蕴与韧性。
边境的暂时平静,并未让姜淮放松警惕。他敏锐地察觉到,西北蒙古各部虽被羁縻。
但其根本的游牧属性与中原的农耕文明存在结构性矛盾,冲突随时可能再起。单纯依靠城墙和议和,并非长久之计。
他做了一件极其隐秘,甚至有些“逾越”的事情。
在整顿边军的过程中,他挑选了一批精通骑射、熟悉草原、胆大心细的汉、蒙籍士兵,组成了一支精干的“夜不收”小队。
这支小队,明面上负责侦察敌情,传递军报,暗地里,姜淮却赋予了他们更特殊的任务:
深入草原:化装成商人或牧民,深入蒙古各部,绘制更精确的地图,了解其内部纷争、水草分布、部落动向。
经济渗透:通过控制的边境贸易,有意识地与一些较为弱小或友好的部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明朝的物资。
情报网络:尝试在这些部落中发展眼线,构建一个隐秘的情报网。
姜淮知道,此举若被朝中言官得知,必被扣上“擅启边衅”、“私募兵力”的罪名。
但他更清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支“奇兵”,是他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边患,暗中布下的一招闲棋冷子。
就在姜淮在西北励精图治之时,京城的政局也在悄然变化。
当年猛烈攻击他的部分勋贵或因年老,或因他事失势,影响力有所下降。
而皇帝,在经历了数次财政捉襟见肘和边关警报后,似乎又重新想起了那位曾为他殚精竭虑、也确实拿出过成效的能臣。
偶尔在查阅陕西报上的奏疏和密折时,皇帝会对其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举措微微颔首。
一些嗅觉灵敏的朝臣,开始重新评估姜淮的价值。当年与他同属“实干派”圈子的官员,有些已得到升迁,在朝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暗地里,为姜淮“喊冤”、呼吁召其回京的声音,又开始隐约浮现。
这一日,姜淮接到两份重要文书。
一份是朝廷邸报:漕运再度因河道淤塞严重,漕粮北运延误,京师粮价飞涨,皇帝震怒,罢免了漕运总督。
另一份,是来自京城“实干派”旧僚的密信。信中透露,朝中正在商议漕运总督继任人选,争议极大。
旧僚在信末隐晦提及:“……漕政积弊甚深,非大魄力、通盘筹划者不能治也。兄台昔年在户部,于漕运、海运之利弊,多有卓见,深为吾等钦佩……”
姜淮放下信,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黄土高原上辽阔而苍凉的天空。他心中明白,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或许即将到来。
漕运,这个帝国生命线的瘫痪,既是危机,也是他等待已久的、重返帝国政治舞台中央的契机。
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那支随身携带、已摩挲得光滑温润的竹筷,目光深邃。
在陕西的这些年,他不仅治理了一方水土,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从一位锐意进取但略显刚直的部院大臣,成长为一位更懂得隐忍、更善于布局、视野更为宏阔的封疆大吏。
风暴将至,而他,已做好了准备。这一次,他将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改革者,而要尝试去成为那个执棋的人。
…
漕运梗阻的消息如同野火般传遍朝野,京城米价一日三涨,民心浮动,九边军饷的运输也岌岌可危。
帝国那条最为依赖的主动脉,骤然出现了致命的栓塞。
紫禁城中的皇帝,在罢免漕运总督后,面对满朝文武的推诿与无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御前会议上,关于新任漕运总督的人选争论不休。
有人推荐循资格晋升的官员,有人提议由地方督抚调任,但皆难以让人信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瘫痪局面。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一位素以清流自居、与姜淮并无深交,却深知其能力的御史,出列掷地有声:
“陛下!漕运之弊,非一日之寒,乃积年陈疴!常规手段,无异于扬汤止沸。
臣观满朝文武,能通盘筹划、敢于任事、且深谙钱谷转运之道的,唯有一人,现任陕西布政使,姜淮!”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反对者立刻群起而攻之:“姜淮当年在户部,便以酷烈着称,若使其督漕,恐激起漕工民变!”“其在陕西,虽有小绩,然漕运与边政截然不同,岂可轻授?”
支持者则据理力争:“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姜淮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在陕西安定边陲,皆显其应变之才与务实作风。
且其在户部时,便已关注漕运,曾上《漕运利弊疏》,力陈海运之可能,可见其早有远见!”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皇帝看着这熟悉的争吵场面,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姜淮当年在灾区立筷验粥的果决。
在户部清查盐引的缜密、在陕西安定边患的胆识,以及那些来自陕西、条理清晰、充满洞见的密折。
争论持续数日。最终,在又一次得知漕粮延误、边关催饷甚急的消息后,皇帝做出了决断。他力排众议,下达中旨:
“漕运乃国家命脉所系,今阻滞不通,国计民生攸关。
陕西布政使姜淮,器识宏远,勇于任事,着加兵部尚书衔,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
赐尚方宝剑,准其便宜行事,沿途文武官员悉听节制。克日赴任,不得延误!”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