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德方可自彰,何必阔言道美景。
蝶飞兴来风雅振,载歌谣颂万年青。
清朗温润的声音,如同夏至时节山涧里流淌的清泉,在安笙科技新品发布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漾开。
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字字含着千钧重量,又轻盈地浮在众人的耳畔与心间,久久不散。
大厅里的呼吸声仿佛都被这声音牵引着,变得舒缓而有节奏。
连空气中悬浮的微尘,似乎都随着音节的起伏轻轻舞动,在光束中划出细碎的轨迹,如同竹林间飞舞的萤火虫。
头顶的全息投影仿佛能听懂诗句的韵律。
原本素淡的底纹骤然间泼洒开一片磅礴的翠意——万千修竹的虚影在半空挺拔而立:高的直抵穹顶,矮的也足有丈余,枝叶交叠。
光影随着模拟的微风流转,叶尖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散落的星辰。
竹影间还穿插着几株新竹,笋衣尚未褪尽,带着毛茸茸的青涩,却已显露出向上的锐气。
在这充满科技感的殿堂穹顶之下,虚拟的竹影竟仿佛带着清冽的竹香——那是一种雨后竹林特有的、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
连风穿林叶的沙沙声都隐约可闻:时而轻柔如私语,时而急促如欢歌,仿佛有无数竹精灵在其中低语。
这,便是“安笙”的魂魄——如竹一般,于无声处默默蓄力,却能节节贯通,直上云霄。
夏至的目光穿透这片碧色的光海,落在台下第一排那个清冷的身影上。
霜降微微仰着脸,凝望着那片流动的绿意,眼神专注而悠远,仿佛整个人都与这片竹海融为一体,连呼吸都与竹叶的摆动同频。
柔和的光线勾勒出她精致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
当“万年青”三个字从夏至口中吐出时,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头的平板边缘轻轻划过——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一片易碎的羽毛。
平板屏幕上倒映出她眼底闪烁的微光,如同竹节间藏匿的星光。
刹那间,涟漪顿生。
一道青碧色的光华从她指尖晕染开来,如同解冻溪流上漂浮的第一片嫩叶,带着勃勃生机。
它迅速勾勒出一片小小的竹叶,叶脉清晰可见,翠色欲滴,仿佛能掐出水来,连叶尖的细小绒毛都清晰可辨。
这指尖的魔法与头顶的虚拟竹海,一实一虚,奇异地构成了“安必兴”生生不息的图景。
让在场的人都心头一颤,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破土而出、顶开顽石的力量,连空气都随之震颤了几分。
夏至的心湖被这抹突如其来的绿意轻轻漾起,一股熟悉的悸动悄然泛起。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多年前那个雪夜——风雪中那株傲然挺立的寒梅下,眸光清冽的凌霜。
她穿着素色的斗篷,雪花落在她的发间,融化成细小的水珠,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能驱散周遭的严寒。
那时她手中正握着一支竹制的笔,在雪地上写下“韧”字,笔锋苍劲,带着竹的风骨。
指尖的青翠、顶空的竹影、记忆里的寒梅,三个画面在刹那间重叠。
让他的声音虽然平稳,尾音却不自觉地带了一丝微颤:
“安贞之德,内蕴光华,不必喧嚣,自能彰显。这,便是安笙的基石。”
“我们无需浮夸的承诺,只愿以坚实的步履,一步步丈量科技这片厚土。”
夏至的声音穿透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个字都像是一颗钉子,稳稳地钉在人们的心上。
“真正的繁盛,从来不是张扬的喧嚣,而是竹林拔节时那种沉默的力量。
是根须在地下无声的拓展延伸,穿过坚硬的岩层,绕过顽固的石块,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
“安笙所求的,便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成长,是在沉静中积蓄力量,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如同竹笋在春雨后一昼夜参天,带着泥土的芬芳直刺苍穹。”
台下,首席技术官邢洲微微颔首,指尖把玩着一把古朴的檀木折扇。
扇骨上的纹路被岁月和摩挲打磨得光滑温润,透着一股沉静的气息,扇柄处还留着他常年握持的温热。
扇面上除了投射蓝图的区域,还雕刻着一行小字:“每一步都算数”,那是他刚加入安笙时写下的座右铭。
当夏至提及“竹林拔节”时,他手腕轻抖,折扇“唰”地一声打开,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习武之人的利落感。
素白的扇面瞬间投射出一幅全息动态蓝图——那正是“深根计划”的神经脉络图。
无数光点如同竹纤维网络般,在半空中生长、连接,时而汇聚成粗壮的主干,时而分支成细密的末梢,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与结构之美。
“深根者,”邢洲的声音沉稳,字字清晰,像是敲击在玉石上,“方能叶茂参天。此为安笙立足之本。”
话音刚落,折扇轻合,发出清脆的响声,如同竹节碰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