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风,自林间悄悄起身,掠过林悦的发梢与邢洲的肩背,带走一缕缕白日的尘嚣,又留下丝丝松脂的甘凉。远处,最后一抹霞色像被谁轻轻吹熄,星子尚隐,夜却已把整座山抱在怀里;万物屏息,唯有竹篓与灯笼的轻响,在雾与风的缝隙里,合奏出一阕极轻的岁末谣曲——那是时光踮脚走过的声音,也是生活俯首可拾的温柔。
路过山脚下的溪流,众人不由自主停住了脚步。平日里清澈见底的溪水此刻泛着乳白色的水汽,像是大地呼出的一口暖气,氤氲缭绕,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几块露出水面的卵石上结着薄冰,冰面映着天光,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银箔,熠熠生辉。
霜降蹲在溪边撩起水洗脸。冰凉的溪水像一把锐利的刀,瞬间划过她的肌肤,让她打了个激灵,所有的倦意都在这一刻消散了。
她抬头时,却看见对岸的芦苇丛里,立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形、那披散的长发,竟与三年前在此处写生的自己完美重合。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过去与现在在这一瞬间奇妙地交汇。
她想起三年前的自己,背着画板,带着对艺术的憧憬来到这里,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溪流与芦苇。那时的天空也是这样的阴沉,却挡不住心中的热情。溪流潺潺流淌,像是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息,带走了岁月,却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韦斌家的院子里,劈好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像一堵沉默的矮墙,守护着这一方温暖的天地。木柴的纹路里还嵌着些细碎的雪粒,在檐灯的映照下闪着微光,像是藏着无数个小小的秘密。
灶房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那炊烟在雨雾中缓缓上升,与天空中的雾气融为一体,混着饭菜的香气飘出老远。那是家的味道,浓郁而温暖,勾得人肚子咕咕叫,像是有只小兽在里面焦急地挠着,催促着人们赶紧回家。
跨进院门的刹那,夏至忽然愣住——去年今日,他也是这样站在门廊下,看着霜降从厨房端出热气腾腾的火锅。锅中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脸庞,鬓角的红梅沾了些水汽,比瓶中插着的更显鲜活。那画面如同一幅永恒的油画,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
柴火燃烧的声音噼啪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家的温馨与安宁,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所有的疲惫与寒冷都在这一刻被驱散。
堂屋的八仙桌上,青瓷碗碟的边缘描着圈金线,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宛如流淌的金河,散发着岁月的光泽。碗碟上还残留着细微的纹路,那是时光留下的痕迹,见证了无数次的相聚与别离。
墨云疏往铜炉里添了块炭,火苗“噼啪”一声蹿高,像是在欢呼着什么。跳跃的火焰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地晃动着,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声的皮影戏。
“柳梦璃温的梅子酒,还是去年那坛。”她说话时眼波流转,像含着一汪秋水,嘴角的梨涡里仿佛盛着两季的光阴。那些美好的回忆,在这一刻随着酒香缓缓流淌。
梅子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丝酸甜,那味道醇厚而绵长。让人想起那些青涩而美好的过往,想起去年此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谈天说地的欢乐场景。
酒过三巡,众人的脸上都泛起了微微的红晕,话也渐渐多了起来。李娜翻开笔记本念起短文,她的声音轻柔而舒缓,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读到“雨打竹帘如旧梦”时,窗外的雨恰好大了几分,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文字伴奏。雨滴敲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与去年此时落在画室玻璃上的节奏分毫不差,像是时光的轮回,又像是命运的安排。
林悦忽然指着墙上的挂历,指尖落在“腊月廿三”的字样上——去年今日,她也是这样,举着笔在同样的位置圈下了参展的日期。那一刻,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回忆,有感慨,更有对未来的期许。
她想起当时自己在圈下日期时,心中充满了忐忑与希望。如今一年过去,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梦想的种子依然在心中生根发芽。雨滴的声音仿佛是时间的音符,奏响了一曲关于回忆与憧憬的乐章,让人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毓敏推门进来时,雨雾里已掺了些雪粒,像是天空洒下的盐粒,纷纷扬扬,给这雨雾增添了几分诗意。她披着件红色的斗篷,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瞬间点亮了这清冷的冬夜,让整个屋子都变得温暖起来。
竹篮里的红梅沾了些冰晶,像一朵朵盛开在冰天雪地中的火焰,娇艳欲滴,把清冷的冬夜都烧得暖融融的。
“后山的梅开得正好,和去年一样。”她将花枝插进白瓷瓶,指尖沾着的梅汁红红的,像是染上了两季的花魂,那是岁月的馈赠,也是生命的延续。她想起去年此时,也是这样冒雪采摘了红梅,送给大家。如今再次站在这里,看着熟悉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温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