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永庆十九年,腊月的风裹挟着丝丝寒意,却吹不散靖王府里即将过年的热闹劲儿。林晚晚一大早就兴奋得睡不着,脑海里全是东北过年那些热热闹闹的习俗,心里琢磨着一定要在这靖王府里好好折腾一番,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东北式过年的独特魅力。
“秋菊,秋菊!”林晚晚一边喊着,一边风风火火地从床上坐起来。
“小姐,您醒啦,这么早,是有什么事儿吗?”秋菊听到喊声,赶忙从外间走进来。
“秋菊,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忙活忙活。这马上要过年了,咱按东北的习俗,把王府好好布置布置。”林晚晚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秋菊有些疑惑:“东北习俗?小姐,这和咱们大周朝过年的习俗有啥不一样呀?”
林晚晚笑着拍了拍秋菊的肩膀:“那可不一样多了去了。别的不说,就说贴福字,咱们东北讲究把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秋菊还是一脸懵懂:“福字倒着贴?这……这能行吗?王爷和府里的其他人能答应吗?”
林晚晚自信满满:“有啥不行的,有我呢。一会儿你去叫几个下人,咱们准备好笔墨纸砚,先写福字,然后都倒着贴在王府各处。”
秋菊应了一声,赶忙去安排。不一会儿,几个下人就带着笔墨纸砚来到了院子里。林晚晚挽起袖子,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红纸上“唰唰唰”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
“你们看看,我这福字写得咋样?”林晚晚得意地把写好的福字展示给众人看。
下人们纷纷点头称赞:“王妃的字真是大气,这福字看着就喜庆。”
林晚晚笑着说:“好啦,大家别光夸我,都动手写起来。写好后都倒着贴在门上、墙上,还有各处显眼的地方。”
众人便各自拿起笔,开始写福字。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欢声笑语。
就在大家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萧玦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院子里的场景,微微皱眉,走上前问道:“晚晚,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怎么福字都倒着写?”
林晚晚看到萧玦,赶忙拉着他的手,指着那些倒着的福字说:“大冰块,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我们东北过年的习俗,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萧玦还是有些不解:“福倒了,这听着可不吉利。晚晚,咱们大周朝过年,福字都是正着贴的。”
林晚晚拍了拍萧玦的肩膀:“王爷,这就是不同地方习俗的差异嘛。你得入乡随俗,跟我念:福到(倒)了!”
萧玦看着林晚晚那期待的眼神,红着脸,小声嘟囔:“福到了。”
林晚晚开心地笑了起来:“对嘛,这就对了。大冰块,你就信我,这福字倒着贴,准能给咱们王府带来好运。”
萧玦无奈地笑了笑:“好好好,都依你。只要晚晚开心,怎么贴都行。”
林晚晚见萧玦同意了,立刻招呼下人们:“大家听到了吧,王爷都同意啦,咱们继续贴,把王府里都贴满福字,让福气满满当当的。”
下人们纷纷应和,不一会儿,王府的大门、二门、各个院落的门,甚至连墙壁上都贴满了倒着的福字。整个王府瞬间充满了别样的喜庆氛围。
这时,管家走了过来,看到满院子倒着的福字,吃了一惊:“王妃,这……这福字怎么都倒着贴呀?这在咱们大周朝可是不合规矩的。”
林晚晚笑着解释道:“管家,这是我们东北的习俗,倒着贴福字,就是福到了的意思,是个好兆头。”
管家犹豫了一下:“王妃,虽说各地习俗不同,但这突然改变,恐怕府里的下人们会有些不理解。”
林晚晚拍了拍管家的肩膀:“管家,你就别担心了。我这不是在给大家介绍新习俗嘛。而且啊,过年就是图个热闹开心,大家慢慢就习惯了。”
管家见林晚晚主意已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说道:“既然王妃这么坚持,老奴这就去吩咐下人们,让他们都知晓此事。”
林晚晚笑着说:“还是管家想得周到。对了,管家,除了贴福字,咱们东北过年还有好多有趣的习俗呢,这几天咱们一样一样来。”
管家好奇地问:“哦?不知还有哪些习俗,王妃不妨说来听听。”
林晚晚兴致勃勃地说:“像挂红灯笼、吃饺子、守岁,还有扭秧歌呢。管家,你就等着瞧吧,我保证让今年的年过得热热闹闹的。”
管家笑着点头:“那老奴可就拭目以待了,相信在王妃的操持下,今年王府的年定会与众不同。”
萧玦在一旁看着林晚晚,眼中满是宠溺:“晚晚,你呀,总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把王府弄得热热闹闹的。”
林晚晚挽着萧玦的胳膊:“大冰块,过年嘛,就得热热闹闹的才有意思。而且这些习俗都是我家乡的特色,我想让大家都感受感受。”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晚带着下人们在王府里挂起了红灯笼。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王府装点得格外喜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