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或许无治国安邦之才,却擅长操控群臣,尤其善于挑拨离间,坐享其成。
即便如蔡京这般老谋深算之人,在赵佶手下也历经四次升贬,仿佛任人摆布的棋子。
正因如此,蔡京等人深知,他们不过是赵佶手中的工具,唯有依附赵佶,方能享受荣华富贵。
一旦赵佶遭遇不测,他们轻则失去权势,重则性命难保。
古人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蔡京等人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历史证明,赵佶退位后,所谓“六贼”无不落魄收场。
赵佶自然矢口否认地道之事,将传闻斥为谣言,并暗自思忖,究竟是谁泄露了消息?
大臣们虽未见过地道,却因对赵佶的了解而大多信服。
众人将矛头指向李师师,认为若非她,便不会生出这些事端。
没有李师师,自然也不会有地道,更不会有刺客闯入及今日之乱。
因此,必须惩处李师师并将地道封闭。
无论忠奸,朝中对此皆意见一致。
赵佶虽不愿杀李师师,但想到今日之事,也有些动摇。
他深知自己的安危才是首要,地道既已暴露,若再有人借其行刺,他将寝食难安。
无奈之下,赵佶暂且散朝,决意派人彻查地道。
不久,禁军回报刺客已逃离京城,未能将其擒获,且连传国玉玺也丢失了。
赵佶愈发愤怒,不仅没能捉拿刺客,还丢了象征皇权的玉玺,让他首次感到权力的危机。
直至午后,刺客与玉玺仍未寻回,大臣们情绪高涨,赵佶不得不妥协,下令将李师师拘押入狱。
---
李师师早已知晓刺客入宫之事。
清晨刚过,宫外便喧嚣不已,她怎会不知晓。
李师师心思灵敏,得知消息后即刻前往地道查看,发现书房门洞开,书架已被移开,显露出地道入口。
她几乎惊厥,手脚冰冷,迅速关闭地道门,心神不定地回到房中,满是恐惧地等待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随后,几个太监与一支禁卫从地道走出,四下搜寻之余询问李师师情况。
此时,她的思绪已混乱不堪,迷迷糊糊回应了几句,心中已然明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大祸。
李师师担忧赵佶的安全,向几位太监询问情况,但对方只是冷笑,未予回应,反而命令禁卫加强戒备。
李师师很快意识到自己已被软禁,只能默默等待赵佶的裁决。
短短数小时,却像过了漫长岁月。
直至午后,大理寺官员到来,正式将她拘押。
作为东京名媛,李师师的突然被捕引发了民众热议。
加上清晨发生的惊险事件,更让人心生疑虑。
难道李师师竟与刺客有关?
“听说了吗?矾楼的李师师被抓了。”
“这种事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可你知道原因吗?”
“不清楚……”
“别忘了昨晚有人潜入皇宫行刺!”
话音刚落,旁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神色复杂。
正巧进城收集情报的时迁得知此事,立即联络张三和李四等人协助调查。
张三问时迁何时能拜见鲁智深,而李四则希望能跟随鲁智深享受江湖生活。
时迁笑着让他们先完成任务。
二人领命而去,凭借对东京的了解迅速查明 ** ——李师师确已入狱。
喜欢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