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哈——”
“杀!杀!杀!”
声音直冲云霄,气势逼人,令人仿若置身战场,杀意凛然。
关胜三人初闻此声,脸色骤变,心中暗自震惊。
常言道,行家一出手,便知高低。
三人虽非沙场宿将,却也出身行伍,仅凭这喊杀声,就可判断出一支军队的精锐程度。
若换作他们之前统领的官军,绝不会有如此气势。
显然,梁山兵马再次令关胜三人震撼不已。
待至军营外,关胜三人遥望,只见一座巍然坚固的军寨赫然矗立,宛如小型城池,皆以大青石砌成。
数十名梁山将士手持刀枪,身披铠甲,纹丝不动地伫立于门前及城墙上,俨然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姿态。
郝思文抬头见此军寨,不禁赞叹:“好一座雄伟的军营!”
“这是梁山左军大寨,内驻万人,日后还将扩充。”朱贵边说边领三人往寨内走去。
忽闻一声断喝:“站住!来者何人?军营重地,可有通行令牌?”
朱贵一行尚未走远,就被几个守寨士兵拦下。
发话的是个什长,身着甲胄,显得威严十足。
尽管他认出眼前是山寨元老朱贵,仍维持戒备姿态。
朱贵笑着拱手道:“几位莫怪,这三位乃新任头领,我受寨主之命带他们熟悉梁山。”
随即,他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仅有手掌大小,木质制成,表面刻有复杂花纹。
正面写着黑色“令”字,背面刻有出入原因、日期等信息,极为严谨。
此令牌由徐悟锋专门设计,旨在防范宵小潜入梁山要害之地。
它为一次性使用,进入重要区域后需交予守卫,交令即销毁。
关长查看过出入令牌后,将其收起,随后恭敬地说:“朱贵头领,职责所在,不得不如此,还请您原谅。”
朱贵挥了挥手,笑着说:“你们尽忠职守,做得对,没什么可责怪的。
好了,继续工作吧,我们也进去了。”
“头领请。”关长也笑了下,侧身站直,为朱贵四人让路。
仅是一块小小的令牌,就让关胜三人震惊不已,没想到梁山管理如此严谨。
古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豹。
作为山寨元老的朱贵,进入军营也要凭令牌,这在关胜等人看来颇为新奇。
他们意识到,之前对梁山的轻视完全错了。
梁山的纪律、将领的自律以及士兵的执行力令人叹服。
宣赞感触最深,他历经官场沉浮,深知许多法规在官员眼中形同虚设。
军营里,不论身份高低,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守卫也不敢阻拦。
久而久之,这些规定便被忽视,成了废纸。
宣赞见过太多这种情形,因此梁山上下能如此严格遵守军规,让他十分惊讶。
守卫尽责,将领守纪,这一切在宣赞看来,近乎理想状态。
按理说,身为要员的朱贵本该自由出入,但进入军营时竟也需令牌,这让关胜等人难以置信。
第二 ** 章 合不拢的嘴巴(一更)
踏入军寨后,关胜忍不住问:“朱贵头领,听说你是山寨元老,难道进营也要这么麻烦?”
朱贵大笑着答:“三位不必惊讶,朝廷少见的事,在我们梁山却是常事。”
“梁山的每条规矩,头领和小喽啰都得遵守,这是寨主定下的规矩。”
“无规不成方圆,更何况是军营重地,绝非随意进出之所。”
“若坏了规矩,不仅是我,刚才那些守卫也难逃责罚。
执法堂首领裴宣素有‘铁面孔目’之称,从不讲情面,唯有人人遵规守矩,方能让军营井然有序。”
关胜不禁感慨道:“朱头领所言句句在理,让关某受益良多。”
朱贵笑答:“将军不必客气,我本识字不多,这些发人深省的话,怎会出自我口!”
“此乃寨主教诲,我只是稍作引用罢了。”
郝思文接口道:“难怪梁山将士如此精锐,这般严守纪律,足以令号令畅通,西军怕也不过如此。”
众人交谈间,已踏入军营。
刚一进入,先前隐约可闻的喊杀声愈发清晰,那股勇往直前的气势,让关胜三人听后热血沸腾。
在朱贵引导下,四人沿大路前行不远,便抵达军营校场。
眼前赫然矗立一座高台,台下排列着一支支整齐肃穆的队伍,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
“这般精锐之师,实属罕见!”关胜再次赞叹。
点将台之上,一员将领头戴镔铁盔,身披铠甲,目光炯炯,正训导士兵。
他就是病大虫薛永。
见到朱贵,他快步上前,笑道:“朱贵兄为何至此?”
朱贵拱手道:“薛永贤弟莫怪,我受兄长之命,陪同关将军等人前来参观。”
“原来如此!”薛永点头明白,随后向关胜三人行礼,“昨晚宴会上已见过诸位风采,可惜人多未尽兴,三位有何想看之处,但说无妨。”
朱贵笑着介绍:“薛永兄武艺高强,专司新兵训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