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数了数,共有三十多名俘虏,大多年轻稚嫩,有几个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他们惊恐地看着四周的志愿军战士,有个金发小伙甚至吓得尿了裤子,浅色军裤上湿了一大片。
"优待俘虏。"李云龙对看管的战士说,"给他们包扎伤口,找点吃的。"
赵刚走过来,低声道:"刚收到消息,赵刚的特遣队成功炸毁了两台美军通讯干扰车,但付出了惨重代价,十二人牺牲,六人重伤。"
李云龙的表情阴沉下来:"老赵怎么样?"
"他没事,只是轻伤。"赵刚叹了口气,"干扰车虽然被毁,但美军很快会调来新的。而且..."
"而且什么?"
"侦察兵报告,美军增援部队正在向黑水沟移动,估计明天就能到。据说还带着一种新式武器,可能是火焰喷射器或者毒气弹。"
李云龙啐了一口,黄绿色的浓痰落在雪地上,很快冻结成冰:"通知各连抓紧时间休整,加固工事。另外,派侦察排前出监视美军动向。"
赵刚点点头去安排。李云龙则登上最高处,用望远镜观察四周。黑水沟的晨雾已经散去,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远处的山路上,隐约可见美军的车队像蚂蚁一样缓慢移动。
"师长!"小张气喘吁吁地跑来,"朝鲜老乡来了!带着粮食和药品!"
李云龙转身望去,只见一队朝鲜村民正沿着小路艰难前行,领头的正是昨天那位白发苍苍的阿妈妮。老人们背着箩筐,年轻人扛着麻袋,还有几个孩子抱着陶罐,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蹒跚而行。
李云龙连忙带人迎上去。阿妈妮看见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草药。
"给...伤员..."老人用生硬的中文说,指了指自己胸口,"好...很快..."
李云龙接过药包,深深鞠了一躬:"谢谢,阿妈妮。"
村民们带来的物资虽然不多,但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尤为珍贵。有几袋糙米、一些腌菜和干蘑菇,最让战士们惊喜的是两坛自家酿的米酒。李云龙下令将大部分粮食留给伤员,只留下少量给前线战士。
"金永浩呢?"李云龙发现昨天自愿当向导的朝鲜青年不在队伍中,问道。
阿妈妮的表情突然变得悲伤,她指了指远处的山谷,做了个爆炸的手势,然后双手合十放在胸前,闭上眼睛。
李云龙明白了,那个开朗的朝鲜青年在带路时遭遇了不测。他沉默片刻,转身对炊事班长老周说:"把缴获的美军罐头分给老乡们,特别是那几个孩子。"
老周点点头,从战利品中挑出几罐牛肉和水果罐头,塞到村民手中。孩子们好奇地摸着金属罐子,发出惊喜的叫声。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李云龙面前,递给他一个用草编的小鸟。
"谢谢。"李云龙蹲下来,接过这个粗糙却充满心意的小礼物。小女孩害羞地笑了,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豁口,让李云龙想起了自己远在国内的女儿。
村民们留下物资后就要返回村庄,李云龙派了一个班的战士护送。临别时,阿妈妮拉着李云龙的手,说了很长一段朝鲜语。虽然听不懂,但从老人坚毅的眼神中,李云龙读懂了她的心意:军民一心,共抗强敌。
目送村民离去后,李云龙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用缴获的美军铅笔在地图上勾画着新的防御部署。
"美军明天肯定会疯狂反扑。"李云龙指着几个关键位置说,"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埋设更多地雷,特别是反坦克雷,虽然他们坦克上不来,但可以用来炸步兵。"
"师长,我们的地雷不多了。"工兵排长老王提醒道。
李云龙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用缴获的美军手榴弹改装,把引线缩短,做成诡雷。另外,在主要通道上多挖陷阱,插上削尖的木桩。"
"防控怎么办?"一个年轻参谋问道,"如果美军派飞机轰炸..."
"把机枪架在高处,对付低空飞行的敌机。"李云龙回答,"另外,多挖防空洞,特别是伤员安置点要深挖、加固。"
会议持续到中午。散会后,李云龙拖着疲惫的身体巡视各个阵地。战士们正在加固工事,有人搬运石块,有人挖掘战壕,还有人用树枝和雪块搭建伪装。虽然条件艰苦,但士气高昂,不时能听到有人哼起家乡小调。
在西侧高地,李云龙看见几个战士正在收集美军遗弃的武器弹药。一个年轻战士兴奋地摆弄着一支崭新的M1卡宾枪,爱不释手。
"会用吗?"李云龙走过去问道。
战士吓了一跳,连忙立正:"报告师长,俺在训练班学过!"
李云龙拿过卡宾枪,熟练地检查了一下,然后递回去:"好枪,省着点用子弹。美军子弹和我们不通用,打完了就是烧火棍。"
"是!"战士大声回答,小心翼翼地把枪背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