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老弟说您这是'肝郁化火,瘀毒结于少腹',需先通后补。"周大夫用砭石蘸取药汁,在林静姝脐下三寸气海穴缓缓打圈,"当年我师父治一船工,也是小腹硬痛,皮色不变,用砭石刺络放出紫黑血,再敷以仙人掌泥,三日后痈肿竟消了大半。"
林静姝只觉砭石所过之处,先是冰凉刺骨,继而微微发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腹中游走。周大夫又在她太冲穴放血,挤出的血液果然紫暗如酱。
"您看,这就是《灵枢》说的'宛陈则除之'。"周大夫用棉球按压止血,"肝藏血,肝郁则血滞,血滞则生火,火盛则肉腐。今泄其瘀滞,清其热毒,犹如决堤排洪,痈疡自无由而生。"
三日后,林静姝脐周红疙瘩开始结痂,小腹坠胀感减轻大半。岐大夫复诊时,在原方中加入当归十二克、生地黄十五克,"取《金匮》薯蓣丸之意,攻邪之后需养血滋阴,以防肝阴耗伤"。又嘱其用野菊花、马齿苋煎水坐浴,"下焦痈疡,需内外合治"。
第五章 梅雨歇时见晴天
廿日后,林静姝穿着月白真丝衬衫来复诊,面上已泛起健康的淡红。她解开衣襟,露出脐周皮肤——甲错处已变得光滑,唯有左下腹仍有淡淡瘢痕,如退潮后的沙滩。
"周大夫说脓溃得很干净,就像破了的脓疱疮,流出的脓水稠稠的,带点紫色。"她笑着卷起裤脚,"您看,小便也清亮了,晚上能一觉睡到天亮。"
岐大夫切脉,见弦脉已缓,沉象渐退,遂书下方:柴胡疏肝散合四物汤加减,去蒲公英、丹皮,加茯苓、白术、枸杞子。"如今邪去七八,当以疏肝健脾、养血柔肝为主。《脾胃论》言'土旺则肝自平',脾土健运,肝木才得滋养。"
林静姝接过药方,忽然眼眶微湿:"以前总觉得生气是小事,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岐大夫将安神香囊塞进她手袋:"《素问·举痛论》早就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情绪就像江河水位,需时时疏导。您看这香包里的合欢花、佛手,都是疏肝理气的妙品,闻之可使'心花开而郁解'。"
尾章 橱窗里的蒲公英
入伏那天,林静姝送来一盒手工皂,包装纸上印着蒲公英图案。"这是用您教的方子做的,蒲公英浸泡油加了玫瑰精油。"她身后的橱窗里,新款奢侈品包在射灯下泛着柔光,与她腕间的砭石手串相映成趣。
岐大夫望着街对面行色匆匆的白领们,忽然想起《灵枢·师传》篇:"夫忧患思虑者,则伤心;形寒寒饮者,则伤肺;以其饮食过饱者,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者,伤肾。"今人虽无"久坐湿地"之虞,却多"忧患思虑"之困,肝郁之病,恐比梅雨更难消散。
夜幕降临时,岐仁堂的灯箱亮起,灯影里仿佛有无数蒲公英在飞舞。那看似柔弱的草茎,实则承载着千年本草的智慧——正如真正的医者,不在于挥刀破痈的果敢,而在于疏导暗礁、防患未然的慈悲。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