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启明毕竟是当秘书的,三天后又有个紧急会议,他熬了个通宵,结果眼睛又开始发红,虽然没上次严重,但看东西又模糊了。
"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身体。"岐大夫看着他疲惫的脸,摇摇头,"这次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比补中益气汤力道更足。"他在方子里加了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这四味是四物汤,补血活血,配合补气药,就像给锅炉同时加煤炭和引火的柴。"
第四章:脾胃为纲的养生经
半个月后,张启明再来时,气色好了很多,眼睛彻底不红了,看文件也不费劲儿了。他特意带了盒老家的土蜂蜜,非要送给岐大夫:"您救了我的眼睛,以后我可不敢再瞎折腾了。"
岐大夫收下蜂蜜,却给了他一本手写的小册子:"上面记着护眼的法子,你看看。"张启明翻开,只见上面写着:"久视伤血,每看屏幕一小时,需望绿三分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早餐必吃热食,晚餐七分饱;肝开窍于目,每晚11点前入睡,养肝血......"
"记住,眼睛是脾胃的镜子。"岐大夫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好多人眼睛出问题,都以为是肝火旺,其实十有八九是脾胃虚。就像地里的庄稼缺水,不去浇水,反而怪太阳太晒,越治越坏。"
张启明点点头,想起自己以前总把保温杯里的枸杞换成菊花,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他走出岐仁堂时,夕阳正把青云巷染成金色,巷口李婶儿的孙子正在玩纸飞机,张启明下意识地抬头看,只见纸飞机在暮色中划出一道清晰的弧线,像极了岐大夫开方时毛笔划过宣纸的轨迹——看似随意,却暗含着调理身心的玄妙医理。
尾声:青云巷的护眼经
从那以后,张启明成了岐仁堂的常客。他不仅自己按时吃药,还把岐大夫的护眼经告诉了办公室的同事。现在,市政府办公厅的茶水间里,枸杞党参茶取代了冰咖啡,午休时总能看见有人对着走廊尽头的绿植发呆。
而在青云巷,关于"张秘书红眼病被一碗中药治好"的故事渐渐传开。孩子们知道了不能长时间看平板电脑,老街坊们懂得了熬粥时加把小米更养人。岐仁堂的药柜里,补中益气汤的药材总是摆得格外显眼,每当有人来问眼睛干涩怎么办,岐大夫总会指着那排药斗说:"先看看你的脾胃,别让案头的台灯,熬干了身体的气血。"
至于张启明,他现在养成了个习惯:每天下班前,都会站在办公室窗前,望一眼远处青云巷的黛瓦飞檐。在那片烟火气里,有位懂眼睛更懂脾胃的岐大夫,用一碗碗带着草木香的汤药,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目之所及的清明,从来都源于脾胃深处的温暖阳气,就像青云巷的灯火,只有根基牢固,才能照亮长夜。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