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销售方式是从汽车经销商演变而来的,最早出现在西方啯家,但当时并没有叫“4S店”。
直到传入内地后,才慢慢有了这个称呼。
至于手机4S店,那是几十年以后才会有的东西。
现在,苏临就要把这个手机4S店的模式推广开来。
苏临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
可以说,手机行业在后来只要你有钱,就可以轻易进场。
基本上没有这种4S店的概念。
现在,苏临提出这种经营模式,就是为了提高入门门槛。
如果你生产手机却想销售,连个4S店都没有,怎么竞争?
就算进了手机市场,也肯定竞争不过苏临的小米品牌。
而且,一旦小米4S店深入人心,这种品牌黏性,其他手机可不容易追得上。
“老板,我懂了。”雷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
虽然这种经营模式是他第一次听说,但不愧是满级人才,苏临说完他就明白了这种模式的好处在哪里。
“接下来不用急着生产手机,这么长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苏临看着雷米缓缓说道。
“散会后,苏冰你从集团账户转一百亿美元到小米账户。”苏临说完,又转向苏冰。
“好的,老板。”苏冰点点头答应。
“这百亿资金,你就用来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手机4S店。
记住,服务至上,明白吗?”苏临看着雷米,表情严肃地说道。
“明白了,老板。”雷米听到这话,立刻一脸严肃地回答。
在苏临看来,不管什么行业,服务始终是最重要的。
要是让用户不满意,还怎么赚钱呢?
他的宗旨就是让用户开开心心地掏钱,心甘情愿地消费。
只有这样,用户下次才会想起你。
说完雷米,苏临转头看向房盛。
“这半年来,恒大的发展怎么样?”苏临瞅了瞅房盛,随口问了一句。
“老板。”房盛一听这话,立刻站了起来,“最近半年,恒大一直都在搞那个生态城……”
这半年里,房盛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只要有点空闲,就往生态城的工地跑。
这生态城,可是眼下恒大最要紧的项目。
要是建成了,至少能赚上千亿,甚至几千亿呢。
当然了,投进去的钱也不少。
“老板,到现在为止,咱们已经投进去了八百亿港币,差不多花光啦……”房盛苦着脸说道。
“老板,要不先把剩下的恒大花园那些楼卖了吧?”房盛提议道。
如今,恒大的账上已经没什么钱了,但只要把恒大花园剩下的五十五栋楼卖掉,就有钱了。
每栋楼三十层高,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三部电梯七户人家,一套房有六百平米。
按现在的恒大花园房价,开盘价每平米三千五,这么算下来,一栋楼就值十三点二三亿港币,五十五栋楼加起来就是七百二十七点六五亿港币。
这笔钱够生态城接下来半年的开支了。
虽然看起来有七百多亿,但这离岛区太大了。
打个比方吧,整个离岛区的面积,是全香江最大的区域之一,以前这里全是小渔村或者渔场。
加上交通不方便,跟乡下似的,特别穷。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苏临的开发计划,买到的地皮,离岛区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要开发这么大一块地方,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城,简单说,没个三五千亿港币搞不定。
当然啦,投得越多,将来建好了升值,赚的也就越多。
一开始,苏临打算一边赚钱一边投钱建生态城。
但现在不用急了,手里攥着这么多流动资金,苏临才不会现在卖恒大花园的房子呢。
“别急。”
苏临直接否决了房盛的建议,接着说道:“恒大花园的房子先留着,给生态城做个广告宣传。
现在别动。”
还有个原因呢。
苏临打算等房价涨了再卖恒大花园的房子,每平米涨一百块,一套房就能多六万,一栋楼就多了三百七十八万,五十五栋楼就是二十多亿港币。
这只是按每平米涨一百块算的,实际涨幅肯定不止这个数,可能是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呢,那差价可大了。
主要是苏临现在不缺钱。
苏临看向房盛,淡淡地说:“钱的事一会儿让苏冰转你一千亿美金。”这钱可不是光用来建那个生态城的。
内地的地价一直在涨,是时候进君内地市场了。”
虽然苏临在前世是个普通人,对高房价恨得牙痒痒,但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谁不想更富?不过苏临可不会亲自去推高房价,只是顺势而为赚点小钱而已。
他想通了,就算没有自己,内地的房价一样会涨。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房盛正色答道。
苏临点点头,也没再多说。
房产这方面他不想管太细,给个大致方向就行,剩下的交给房盛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