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身影如同定海神针,极大地鼓舞着联军士兵们的士气。
在他们的带领下,联军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经过数日的激战,联军终于成功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清军狼狈逃窜,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和辎重。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三省联军的士气,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反抗清朝统治的希望。
从起义爆发到这场激烈的混战,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两年。
清军虽派出大量部队围剿,却始终未能扑灭起义的火焰,道光皇帝为此伤透了脑筋。
道光十三年六月,道光帝严令湖广总督卢坤,务必在一个月内扑灭这次起义,否则提头来见。
卢坤不敢有丝毫怠慢,率领两万人马,将起义军根据地团团包围。
这次,卢坤采用分兵迂回战术,对起义军形成分割式严密包围圈。
此时,无论是从人数、士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方面来看,起义军都绝非清军的对手。
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义军逐步收缩阵地,被迫退守常宁黄洞、洋泉镇一带。
卢坤见状心中大喜,进一步缩小包围圈,最终将赵金龙、赵福才等部众,重重围困在洋泉镇。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双方展开了惨烈的血战。
起义军虽英勇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最后,仅剩下800余人固守赵家大院。
湖广总督卢坤,对赵金龙的英雄气概颇为欣赏,试图劝降他:
“金龙啊,快些投降吧,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如果你投降,我可以在皇上面前为你美言几句,饶你不死,说不定还能给你加官进爵。”
回应卢坤的,是破空而出的利箭。“老贼,你死了这份心吧!我赵金龙顶天立地,岂能做清狗!”
随即,赵金龙怒吼一声,挥起钢刀,将首当其冲的三名清军士兵,连人带马劈成了两半。
清军护卫们见状,急忙护着总督大人往后退。
“杀!”清军士兵在总督卢坤的督战下,前赴后继地冲向赵金龙。
一阵厮杀,刀锋砍在赵金龙的钢刀上,迸出串串火星。
他左冲右突,刀招狠辣,每一刀都带着破风之势。
然而,敌人实在太多了——杀不绝,斩不尽。
突然,一名清兵从侧翼偷袭,刀锋划破金龙的肩胛,鲜血瞬间染红他的衣襟。
又一清兵上来抱住金龙的腿,被他反手一刀贯胸,却也让他重心一滞,后背又挨了一刀。
赵金龙奋力杀退一波又一波敌人的围攻,旁边的义军兄弟死的死伤的伤,几乎没有了战斗力。
金龙的呼吸越来越粗重,伤口的剧痛让视线开始模糊,手中的钢刀仿佛变得千斤重。
放眼望去,主楼前,此时只剩下他一人。
靠在雕花石柱上的金龙,身上数十道伤口不停地淌着血。
此时卢坤缓步走近,脸上带着狞笑:“赵金龙,你完了。”
金龙抬起头,血污糊住了眼睛,但他却笑了,笑声嘶哑却带着傲气:
“清狗,我赵家大院,岂容尔等鼠辈放肆?”
他猛地将钢刀插入地面,撑起身体,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吼道:“杀!”
卢坤不慌不忙地躲过,抽出长剑,一剑刺穿金龙的胸膛。
金龙身体一震,钢刀从手中滑落,“哐当”一声砸在石阶上。
眼前天旋地转,他看着大院正中央的赵氏祖旗,
嘴角扬起一丝释然的笑,喃喃道:“孩儿……记住,长大后为爹报仇……”
“扑通”一声,赵金龙直挺挺倒地不起。
瑶民起义,以赵金龙力竭战死沙场落下了帷幕,几位骨干头领或战死,或被俘,起义最终失败。
瑶民起义虽然失败了,却极大震动了清王朝,同时也鼓舞了少数民族反抗清朝统治的决心。
此后,反抗清政府残酷剥削压迫的起义此起彼伏。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